发布日期:2017-08-09 来源:市经信委
尊敬的汪金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其成为规模企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小企业情况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03377户,同比增长20.61%;其中私营企业37280户,同比增长16.8%;个体户161003户,同比增长23.2%。据统计,我市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市近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但是我市中小企业也面临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融资难融资贵仍然突出,人才缺失,管理落后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二、积极采取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省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适应经济新常态,提高服务效能,加大扶持力度,着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全市中小企业稳步发展。
(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省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了《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安排了2000万元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我市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扶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落实小微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近1000户,小微企业享受优惠面达100%。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了首个“中小微企业日”、“送政策进基地、进园区”等宣传活动,全市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力度空前,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中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我委与市金融办等单位共同推动企业新三板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深入推进产融合作。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搭建银企对接产融合作平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推湖南制造强省建设,我们筛选汇总了86个有融资需求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信息需求清单,形成融资需求情况表,及时推荐给银行、产业基金和股权投资机构。二是积极推动市级投资基金发行。为重点支持全市工业企业发展,我市拟发行衡山科学城产业投资基金、高新南粤基金2只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广泛宣传,积极摸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全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工业企业,经过筛选,确定了44家拟支持重点企业名单。三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织我市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融资超市等发布融资需求,对接金融机构服务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三)搭建龙头企业与小微企业对接平台
打造创业平台。一是利用闲置厂房创建创业基地。努力盘活国有资产,对市属改制或未改制企业闲置场地和闲置厂房进行改造,积极创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先后创办了三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新建湘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6家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基地内的企业主要为特变电工、亚新科、机油泵、恒飞电缆、金杯电缆等龙头企业配套。其中一些小微企业迅速成长为规模企业。如凌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胤涛工贸有限公司等。二是实行大企业自办创业基地。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企业自办园区,打造了“特变电工输变电产业园”、“衡钢钢管深加工集聚区”等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其中以衡钢为龙头的钢管深加工集聚区已跻身国家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三是新建标准厂房创建基地。支持工业园区大力新建标准厂房,开辟特定区域,成立创业基地,加速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如衡东经济开发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耒阳经开区创业基地等。
目前,我市共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二十余家,创业辅导师23人,拥有厂房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入驻中小企业近800户,孵化企业近200户,吸纳3万余名劳动力就业。其中,三叶、新衡泵、新建湘等6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被认定为“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湘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三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跻身国家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我市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在培育孵化企业,安置下岗职工,扩大就业,为龙头企业配套补齐产业链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
(四)加强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委连续组织了200余名民营企业家到北大“湖南省民营及中小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清华“湖南省重点民营及中小企业家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及人民大学“2016年湖南省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等培训学习。此外,我们每年还会组织企业管理者免费参加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巡诊、“腾飞杯”管理升级竞赛、“中小企业+互联网”专项行动、“精准服务进园区”等一系列活动,先后培训人员3000余名,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此外,2016年我委专门成立了衡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了衡阳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培育了湖南宏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湖南德威知识产权有限公司等20家湖南省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了“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公益讲座、“企业专利战略”、“营改增要点解析”等30多场免费公益服务活动,惠及企业2000余家。
(五)鼓励引导助推一批企业快速发展
一是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17年3月30日,我委与市金融办、湖南股交所联合举办了衡阳市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动员大会,共组织了40余家股改重点企业参加大会,征集到20余家有股改意向的企业。衡阳市建衡实业有限公司、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创新亿品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东健药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进入了2017年度湖南省股份制改造重点企业储备库,组织入库企业参加省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题培训,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关要求推进各项工作,规范治理结构,改善管理水平,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竞争实力和发展活力的明显提高。二是培育“小巨人”企业,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根据省制定的培育“小巨人”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我们每年将组织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申报湖南省小巨人企业,今年已推荐衡阳市鹏润锻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湖南省小巨人企业。促进我市小巨人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和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树立中小企业发展的标杆和典型。三是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为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我市中小企业“走出去”步伐,我们每年组织智能制造产品、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地方特色产品等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推介我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创新产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我市“走出去”的衡阳企业成为了最好的“雁城名片”。
三、下步打算和努力方向
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政增收的主要力量、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促进就业的主要渠道。下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省有关政策措施,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重点在落实企业减负政策,减少企业税费负担,降低涉企中介收费和电价气价,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物流成本,鼓励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创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中小企业遭遇的“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困惑。二是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充分发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对接企业服务需求,组织引导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电子商务、企业上市、管理咨询、法律、会计、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等各项服务,提升企业家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加强政银企合作,摸底调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机构创新融资服务方式,开发新的融资服务产品,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减少和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评估等方面的收费,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的目标。
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管部门,我委将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服务,努力解决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使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衷心地感谢您对我市中小企业的关心与支持,并请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
2017年8月8日
责任领导:彭振霖 承办人:周玉兰
联系电话:0734-8857006
公开情况: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建议提案科,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