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6-16 来源:市经信委
黄圆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衡阳制造业走出国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由于目前国内宏观经济下行,我市制造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严峻。很多跨国公司更以不计成本的低价争夺中国市场,使我国(也包括我市)很多制造企业面临经营危机。经初步调研,我市制造企业销售业绩普遍下滑,多数企业一季度同比下降30以上,如探矿机械、星马汽车、中钢衡重等多家企业更是濒临停产。在国内宏观环境持续恶化,拓展国内市场无望的情况下,海外市场明确的准入条件、透明的补贴政策、健全的法规等多重有利因素吸引着我市制造业“走出去”。
二、我市制造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制造业“走出去”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衡阳市作为中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在制造业“走出去”方面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市制造业“走出去”面临不少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对我市制造业走出去造成了消极影响:国内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将越来越高,我市制造业的原材料、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剧增,消弱了我市制造业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另由于汇率升高,产品对外报价上扬,公司竞争力降低;也给我市制造企业开展对报价有效期要求较长的项目带来了难以预测风险和隐患;我市制造业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二)某些国家新的贸易壁垒对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如2012年11月7日,美国对华光伏案终裁,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15.97%的反补贴税;导致我市以共创光伏为首的光伏企业下调了在美市场的销售额预测,在光伏发电最大的欧洲市场,也对年出口总量进行了配额控制。
(三)海外局势不稳定,恐怖事件、内乱、地区性疾病等情况频发,加上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市制造企业对于海外市场货款回收存在较大风险,项目签约、发货均有推迟;还增加了海外常驻人员的工作环境成本投入,在境外部分国家的资产安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四)制造业产品自身的特殊性:覆盖范围较窄,如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的带式输送机、衡变公司的变压器、共创光伏的太阳能电磁等主要运用于大型投资项目,而非广大消费群体,市场容量有限;客户开发较为艰难,由于金额较大,难以以样品发送给客户的模式直观地吸引客户,买卖双方的信誉担心也较大;产品出口的风险较高,制造业产品交货、运输的时间较长,期间可能出现的产品变质等变数也较多。
(五)外市场开发前期资金投入占比大,而金融危机造成了境外投资人、开发商普遍缺钱的局面,且欧美银行普遍不愿承担建设期风险,因此,我市制造企业进军海外市场,面临的严重问题是需要筹措项目建设、开发所需的资金。
此外,不发达国家签证办理难度大、营销渠道单一等也制约了我市制造业“走出去”的步伐。
三、加快我市制造业“走出去”的努力方向
加快我市制造业大规模、高水平地“走出去”,是我市制造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将从如下政策措施入手推进:
(一)政府组织制造企业“走出去”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引导企业合理选择计价货币,学会科学收汇(减少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消极影响);相关国家法律、当地习俗、环境保护(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强化海外投资保护);“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国际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境外经营风险评估体系、风险防范机制和境外风险应急体系(提升企业自身经营水平)等。
(二)协助企业建设国际营销网络。由政府出面,建立内外企业交流平台,组织面对面的项目对接商会(打消大宗商品交易的信誉顾虑);为企业提供开拓中东、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的优惠政策(避开美欧的贸易壁垒);对海外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增加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在出口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三)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落实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具体包括:减少审批,减少收费,清理和取消制约企业走出去、装备走出去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应对“签证困难”等走出去问题);建立健全财税、金融、法律、评估等配套政策,对于实际的项目执行方和生产企业给予奖励,减少发生不公平现象(避免出口退说被外包商独占的尴尬局面);另外,适当调整融资利率,鼓励我市金融机构根据制造企业“走出去”的项目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金融综合解决方案,为制造企业“走出去”提供包括融资在内的结构性贸易融资服务(缓解资金压力)。
(四)构筑对外投资的风险评估与防范体系:由相关部门组织,委托中介机构、高等院校、社会上专家等,建立国别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发表报告,供企业海外投资参考(增加海外投资精准性);制定引导政策,鼓励发展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支持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增强其实力,扩大对海外投资承保的规模(减小走出去风险)。
(五)对于我市企业外向型人才的引进给予补贴。如从北京、上海、广州引进的高级别人才以及从海外引进的外籍员工的费用给予补贴(综合性措施,“走出去”哪方面存在问题可着重引进哪方面人才)。
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17年6月15日
责任领导:彭振霖 承办人:赖德显
联系电话:0734-8853336
公开情况: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建议提案科,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