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8-18 来源:装备工业科
对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53号提案的答复
衡工信提复〔2021〕5号(B 类)
九三学社衡阳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基本情况
衡阳市装备制造业涵盖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输变电、矿山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通用机械等6个产业链,是全市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市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工业企业196家。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2.5%,高于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0.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5.4%,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20.8%。智能制造深入推进,全市已创建国家、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车间11个,市本级认定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58家。2020年及今年一季度以来,汽车、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先进轨道交通及工程机械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全国首座“灯塔工厂”应用示范及科普教育基地—富士康工业富联智造谷正式运营。特变电工云集5G科技产业园、比亚迪(衡阳)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车灯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湖南机油泵与工业富联衡阳智造谷联手打造“熄灯工厂”,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蘑菇车联落户衡阳,推动衡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领湃、弘电新能源项目按计划推进,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具备30万套新能源智能汽车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工程机械产业与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协同配套加快发展,衡钢臂架管、丰顺车桥、星宇热处理等一大批企业与三一、中联、星邦等大型主机企业加快对接,我市有望打造成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重要协同配套基地。
二、关于对几个重点工作的答复
(一)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于企。我市专门成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通过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改进工作作风,积极推动我市行政审批服务规范化建设。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纠正和查处“慵懒散”、“吃拿卡要”、“收查扣款”、“滥用职权”等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成立联合督查调查小组。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优化办牵头,成立优化营商环境联合督查调查小组,针对重点事项、重点领域进行督察督办;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综合窗”改革,简化办事手续,推行集成服务。三是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落实。四是建立“12345+营商环境”模式。在12345热线管理平台开设“营商环境”主题模块,解答市民和企业咨询,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投诉建议,解决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
(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我市人社部门积极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一是深化产教融合,为企业培养人才。通过组建职教集团、搭建产教平台,探索办学模式,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方式,全市技工院校开展了30多场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与天雁机械、南岳电控、特变电工等装备骨干企业共建专业40余个,订单培训学生万余人。二是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为企业选拔人才。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不断为企业选拔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2020年,全市共开展技能竞赛24场次。三是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为企业储备人才。2020年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8万人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4.02万人的251%,完成省人社厅下达任务5.4万人的186.7%。四是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企业引进人才。对企业新引进或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并分别奖励用人单位20万元、10万元。企业新引进或获得“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并分别奖励用人单位5万元、2万元。
(三)围绕产业发展创新链,不断涵养良好创新生态。我市相关职能部门非常重视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各种资源、力量向创新集中。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出台《衡阳市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设立6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市公共财政科技支出由2017年2.14亿元增加到2020年11.9亿元。二是积极推动装备产业链关键基础工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2020年,市工信局专门召开了衡阳市装备产业链关键基础工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会,特变电工、运输机械、华意机械、天雁机械、湖南机油泵、泰豪通信、南岳电控、比亚迪、威马汽车、中钢衡机、合力工业车辆、衡泰科技、衡拖农机等13家衡阳市装备行业龙头企业与我市11家公共关键基础工艺技术服务平台企业进行了现场对接。通过补齐产业基础短板、狠抓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强协作配套等途径,确定按照产业链思维推进装备产业发展和夯实有关热处理、表面处理、锻造、铸造、线路板等关键基础工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基础。三是立足衡阳实际,围绕“国之重器”的配套,引导企业聚焦“卡链处”“断链点”实施技术攻关,立项765个,发挥政府投入撬动作用,投入资金1.5亿元,中核二七二生产出核级海绵锆铪,结束了我国核电燃料元件容器依赖进口的历史;大合新材料冲破日美等国的技术封锁,自主研发出全单晶圆片技术,单晶生产工艺方面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四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创新协作高地。推进“十大中心”“十大产业园”和“十大科技园”建设,创服中心孵化器成功获批省级孵化器。支持南华大学等高校、特变电工等大型龙头企业创建各类研发平台,2020年,新增国家级企业平台3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家,华为、腾讯、京东等一批高质量创新型企业来衡设立研发中心,建立23个专家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工作站。五是深化创新机制改革,打造成果转化高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支持南华大学、市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与高新区、华菱衡钢等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南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一批科研成果在衡阳实现成果转化。
(四)支持装备产业“走出去”,发展产业省内及本地配套能力建设。一是做好资金保障,着力支持招商活动。明确招商引资“黄金三十条”,重点保障“沪洽周”等重大招商引资投资活动,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与部分央企就加深合作进行深入对接。安排航线补贴、铁路口岸建设、综保区项目补贴等资金5.2亿元。中欧班列于2020年10月15日成功首发,成为全国第七十二个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二是推进装备产业机械整机生产能和基础配套能力建设。为展示衡阳工程机械整机生产能和基础配套能力,促进衡阳工程机械产业链做大做强,市工信局利用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的契机,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我市共有华菱衡钢、中钢衡机、运输机械、南岳电控、华菱汽车、星马汽车、衡山客车、湖南机油泵、中地探矿、振洋汽配、鸿大精密、高致精工等12家企业参展,参展面积达1000平方米,超过计划的300%以上。展会期间,累计发放产品宣传册2万份,客户主动咨询、洽谈达3万多人次,有意向合作的企业达200多家。其中,风顺车桥与星邦重工开展了深度合作,与中联重科达成合作意向;衡阳捷邦科技、星宇热处理与中联重科、星邦重工、三一重工达成深度合作;高致精工、振洋汽配分别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达成深度合作;南岳电控与山河智能达成ECU合作;华菱星马在展会现场召开了换电重卡新品推介和直播会,30多个地区经销商参加直播推介活动,10多万专业观众在线观看;中钢衡机共发放产品宣传册1000多份,与20多家企业达成意向合作。金裕环保科技成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重要主机企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华菱衡钢积极主动,在展会期间与国内外重点工程机械企业深入对接,其生产的起重机臂架管,以精美的产品,优质的品牌,高端的技术惊艳展会。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新活力。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积极为装备制造业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办事节奏,对涉及装备制造业企业政策的出台、项目的评审、资金的拨付等具体工作,都实行特事特办,主动为制造业企业服务;主动帮助装备制造业企业研究政策,积极与企业对接、沟通,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资金。
感谢您对市工业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6月 25 日
责任领导: 彭振霖 承 办 人: 褚万全
联系电话:0734-8853336
抄送:市政府办(2),市政协提案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