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经信委
您好!今天是

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8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1-23    来源:办公室


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80号提案的答复

衡工信〔20227号(B类

 

民盟衡阳市委:

你提出的《关于我市打造数字经济高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端发力,全力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稳步推进数字新基建、两化融合、三化改造等产业数字化工作,全市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200亿元,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一、数字经济发展来势看好。一是产业特色初步形成。形成了消费电子产品制造、精密模具的功能器件制造、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新型电源制造、新型化工电子材料制造、工业控制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体系等六大板块。二是产业集聚日益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形成五大集聚区。三是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全市共有1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获得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四是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卓有成效。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项目列入省“万千百”重点项目。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电商产业园、创新中心、科创智谷、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启迪之星孵化器等一大批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五是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工业富联、集商网、国动集团、蘑菇车联等国内龙头企业落地衡阳,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招商、园区企业服务平台、5G基础设施建设、5G产业园、智慧交通等领域,赋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在衡阳全面落地。

二、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发展提速。我市突出打造以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为主平台的创新策源地和数字产业聚集地,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及路径。一是建设数字经济先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创业人才集聚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到2025年,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全面建成发力,市场主体大幅增加,数字资源加快集聚融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产业成链、规模集群、创新主导、结构趋优的良好格局。二是在场景开放、数据共享、三区联动、生态支撑四个方面联合发力,构筑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在开放“综合型”应用场景、打造“重点行业”场景、发掘“企业级”场景、构筑场景支撑保障体系基础上,推动政务数据、民生数据和产业聚聚开放应用,加强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和公共社区相互融合发展,同时加大人才支撑、政策支撑、资本支撑和技术支撑力度,共同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三、数字赋能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出台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为进一步支持我市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我市出台了《衡阳市关于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文件从数字化转型项目改造、上云上平台、产业数字化工作推进、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资金扶持政策。二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已推荐湖南金凯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入列2022年度湖南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古汉中药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8个项目获评全省“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位列全省第二。特变电工基于大型变压器制造数字化转型项目等19个项目入列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项目名单。

四、数字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一是搭建数字人才培养平台。引导技工院校和有条件的民办培训机构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目前全市7所技工院校均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达2000余人。20余所培训机构开设了计算机软件等专业。二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2019年8月印发《衡阳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衡人社发[2019]21号),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类型、培训主体、培训补贴等政策。三是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今年5月份,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院校毕业生服务本地企业的实施意见》(衡政发[2022]4号),对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实习、就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基础能力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衡阳市“十四五”人才雁阵行动计划》也将数字经济相关技能人才纳入奖励范围。

感谢你们对数字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4日

 

责任领导:王翔                承 办 人:陈秋亮 

联系电话:8452111  

抄送:市政府办(2),市政协提案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