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8-01 来源:办公室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98号提案的答复
衡工信提复〔2023〕2号( B类)
胡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搭建优势产业链与驻衡高校优势专业对接平台的提案》收悉,结合市科技局和市教育局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现驻衡高校院所,学科门类齐全,各类人才荟萃,科研能力较强,长期以来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加快省域副中心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搭建优势产业链与驻衡高校优势产业对接方面,我市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出台政策扶持高校优势专业发展。我市出台了《<关于践行“三高四新”战略 强化企业奖补投入助推现代产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条款实施细则》,其中第28条为支持基础应用研究,每年支持40个基础研究项目,每项支持5万元。主要支持高校重点学科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2023年,南华大学结合衡阳产业发展情况,开设了输变电创新班和核产业特岗。
二、着力推动产业链与高校院所相连结。2020年9月,市委、市政府创新建立产业链“链长制”,推动每条产业链构建了包括一批高校院所在内的“六个一”组织架构,明确根据产业链企业共性研发和技术需求,汇聚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近年来,各产业链依托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等在衡高职院校资源优势,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共性技术及基础产品攻关和成果转化,全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目前,全市已组建创新联合体18家;产业链与在衡高职院校合作也正在加紧推进,如纺织服装产业链与衡阳技师学院等11所市内院校合作在湘南纺织产业基地设立“校企合作实训就业基地”;电气设备产业链推动南华大学和湖南省湘雁输变电产业服务中心合作共建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输变电现代产业学院,并在衡阳技师学院开设金杯电缆、特变电工产业工人订单班;钢管及深加工产业链衡钢集团、鸿大特种钢管等骨干企业与湖南工学院合作共建特种钢管深加工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核技术应用产业链推动市政府与中核集团、中钢集团、南华大学等合作共建湖南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此外,全力推荐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与泰豪通信车辆、湖南财经工院与特变电工共同申报产教融合专项资金项目。
三、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在衡转化。一是出台政策措施,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2022年我市出台了《衡阳市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该政策主要举措是: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在衡阳实施转化和产业化。根据具体实施效果,分别投资10万元、20万元,每年支持总数不超过20项。二是编制产业链可产业化的主要科研成果清单,2022年,全市14条产业链共收集可产业化的主要科研成果88个,其中落地转化62个。三是积极举办成果对接活动,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今年4月26日,市政府和南华大学共同举办了2023衡阳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南华大学专场),促成南华大学5项重点科技成果项目与衡阳企业成功签约。
三、强化创新人才引育。大力实施“人才雁阵”计划,聚焦制造业领域创新推出“UP”、市校企三方合作等柔性引才模式,打造“中部匠都”。近三年累计引进招聘大专(中级工)及以上学历(职业资格)青年人才3.2万人,其中博士人才833人,为制造业输送人才2.1万余人,占比70%以上。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春熹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李颉教授等11个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带动了光纤陀螺产业和5G新材料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在搭建优势产业链与驻衡高校优势专业对接平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些许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体制机制不完善、信息需求不对称、成果转化不顺畅,等等。下一步,市工信局将会同科技、教育等部门,充分发挥衡阳师院等在衡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赋能衡阳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政策扶持。全面落实扶持高校优势专业发展政策措施。引导在衡高职院校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基础,重点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明显的专业,并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同时,根据衡阳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特色专业,着力培育一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技术人才。
二是积极搭建创新平台。聚焦“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和14条产业链,深入推进规模工业企业创新研发活动全覆盖五年工作计划,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加快组建一批由龙头企业牵头、高职院校支撑的创新联合体,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参加国、省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真正从源头上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
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在衡转化,定期举办成果对接活动,不断畅通校企沟通合作渠道。充分发挥衡阳师院地理信息学科的作用,推动移动互联网、文旅等产业链与衡阳师院合作交流,适时组织开展产教融合发展等专题活动,促进链上企业和衡阳师院在科学研究、人才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同时,积极探索构建高校和企业深度互动、科技和产业创新联动的协同发展格局,营造科技成果转化良好生态。
感谢你们对产业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单位盖章)
2023年7月20日
责任领导:于训顺 承 办 人:甘芯
联系电话:13767181225
抄送:市政府办(2),市政协提案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