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指数 > 新闻动态 >
发布日期:2021-09-09 来源:综合研究室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一要引进像长隆、欢乐谷等类似的大型主题公园;二要整合资源转型升级,坚持以城市为中心,打造沿江湖湘文化源头之‘湖湘源’文旅综合体项目,点燃东洲岛、照亮衡阳城;以湘江为带,将来雁塔、珠晖塔、石鼓书院、雁峰景区、东洲岛连接起来;以中山南北路为线,以一条高品质的步行街,将雁峰景区、石鼓景区与华侨城打造的景区连接起来,形成衡阳独特的水陆双循环文旅综合体。”8月17日,市文旅广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市文旅产业链推进办公室主任王郦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市文旅产业链按照 “激活内循环、做好微旅游”的工作总基调和“一规两制五办法、五推四评一活动”的工作总布局,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高等级景区逐步增加。今年来,我市常宁印山、衡阳县船山文化园、夏明翰故里红色文化旅游区等3个景区成功创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衡东洣江生态观光园、衡阳县清花湾等2个项目创评为国家3A级景区。南岳区南岳镇被省政府评为特色文旅小镇,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获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旅游业态日益丰富。“五一”假期,南岳祝融火文化园开业,衡东湘·江南温泉项目也成功投入试运营,以上两个项目均填补了我市无旅游大戏和无温泉度假项目的空白。
旅游政策持续完善。《衡阳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已对外发布,对引客入衡、迎客入村、旅游节会、品牌创建等项目给予奖励,极大的提高了旅行社引客和带客作用,增加旅游投资者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全市已签约的重点文旅项目5个,在建的重点文旅项目33个,在谈的重点文旅项目9个,规上企业共123家。上半年,我市国内外游客总人数为3976.81万人次,国内外旅游总收入达到352.29亿元,同比增长75.38%和75.94%,分别位居全省第二和第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据悉,市文旅产业链在“十四五”的总体目标是,以观光为基础,以城市为主体,以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两翼,实现千亿起步,文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