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 / 

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9号建议的答复

 

                                                        衡扶建复〔2019〕2号(A类)

 

胡云峰等6代表:

       第十届人大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优化山区贫困户危房搬迁集中安置区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易地扶贫搬迁是有效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自该政策实施以来,贫困户居住环境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你们在建议中指出的“现代新农村、新面貌、高标准、高水平设计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改变了原来老房旧舍的生活居住环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经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是解决了,但距离贫困户“安居乐业”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你们在建议中指出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四难”问题,我们深有同感,也一直在不断努力设法解决。尤其你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很中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搬迁后真正实现稳定脱贫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们将积极借鉴和采纳。

一、关于“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体作用,调度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展劳动生产、自足自养彻底消除养懒汉思想”的问题。近年来,在优越的扶贫政策支撑和强劲的精准帮扶下,无形中滋生了部分贫困户“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为切实扭转这种不良思想,我们通过挖掘推介自主脱贫典型、宣传报道自主脱贫先进事迹等方式,积极倡导和弘扬“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脱贫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导部分贫困户通过自主创业、发展劳动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脱贫户的典型宣传和贫困群众的思想引领工作,创新开展“脱贫之星”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有效调动贫困户干事创业、勤劳发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彻底消除养懒汉的思想。

二、关于“政府提供项目和技术指导发展当地传统手工作坊创收增效”的问题。传统手工作坊是历史遗留产物,具有分散经营、靠手工劳动获得生活来源的特点。对接市场需求,能有效带动贫困户通过劳动增收脱贫。近年来,我们在推进传统手工作坊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通过广纳贤士在乡镇成立商会,及时吸纳扶持资金,创建了“马杜桥豆腐、金桥草席”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作坊品牌,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益,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家庭增收。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纳你们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传统手工作坊的支持力度,通过项目支撑和技术指导,助推有市场前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作坊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创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传统手工作坊知名品牌,促进传统手工作坊创收增效,同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双赢”。

三、关于“结合当地农业公司、合作社统一对结贫困户劳动用工扶贫,解决贫困户再就业”的问题。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课题。近年来,我们针对搬迁户家庭各自特点,采取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的方式,帮助搬迁户实现稳定就业。对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使之人平掌握1-2门实用技术,并推荐到农业公司、合作社、扶贫基地等就地就近就业。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用好普惠政策、用活叠加政策,加大对参与脱贫攻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创建更多的扶贫基地,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搬迁后扶工作,促进搬迁户就近就地就业,确保搬迁户增收有门路,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四、关于“调整易地搬迁群众就近自留地,解决安置区自种自养菜篮子”的问题。这个建议很好,充分反映了搬迁户的心声。我们将积极采纳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拟按照“属地管理、村组实施、合理调剂”的原则,由乡镇统筹调度,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搬迁户自留地进行就近调剂,有效解决安置点自种自养的菜篮子问题,有效解决搬迁户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

感谢你们对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衡阳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9 710

 

 

责任领导:范忠满                      人: 颜纯

联系电话:07348846711  

抄送:市人大联工委  市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