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03 来源:市林业局
赵小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森林绿化工作力度的建议》(第83号)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森林绿化工作的关心,现答就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倡导绿色理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201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绿色湖南,出台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符合湖南建设实际需求,也符合中国环境保护的客观情况,更符合当今世界绿色、环保的大的潮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措施。2013年,响应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衡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绿色衡阳建设。
林业是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有效途径。全球陆地约1/3的面积被森林所覆盖,森林是陆地最主要、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增汇减排等独特的生态功能。倡导绿色理念,不仅要树立绿色理念,更要宣扬绿色理念。作为林业工作者,倡导绿色理念,就是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宣扬生态文明理念。近年来,我市林业工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省委、省政府 “生态强省”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优美新衡阳”的战略决策,全面倡导引领绿色理念,努力打造生态功能优化示范市,全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五个新衡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一是引领绿色风尚。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主阵地作用,加强与央视、中新社、湖南卫视、湖南日报、凤凰网等新闻媒体的对接,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为林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成功申报南岳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岣嵝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组织举办中国常宁油茶文化节、中国耒阳蔡伦竹海旅游文化节、中国南岳衡山寿文化节等生态文化节会和开展“走进森林”、“四级联动”义务植树、“文明祭祀”金桶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积极开展爱鸟周、湿地日、认建认养等特色活动,提升了全民关注林业、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等生态文明意识。二是传播绿色文明。围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需要,我市重点开展了“走近千山万水,摄尽森林美景”、“祭祀有新尚,‘金桶’树文明”、“认领一棵树,与它共成长”、“珍爱野生动物,保护森林资源”、“微信随手拍,共倡文明风”、“金融好政策,林业有财富”等六大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加强与各级媒体和社会团体合作,唱响了生态文明主旋律,传播了绿色发展正能量。
二、关于倡导绿色建设。
(一)是加大了生态绿色建设力度。
1、深入持久开展好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邓小平同志极为重视国土绿化这项工作,亲自倡导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他明确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我市委、市政府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国土绿化事业,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喜人景象。全市每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500万人,义务植树近2000万株,年造林面积达50万亩以上,出现了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三增长的可喜局面。2014年,市委、市政府结合秀美村庄建设,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在四个城区开展联村建绿活动,确定了147个村作为建绿对象,组织178个市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医院参与建绿活动(衡办[2014]42号文件)。希望通过义务植树的形式,使这些村庄全部达到“秀美村庄”建设标准。今年的义务植树基地我们选在华新开发区的陆家新区和蒸湘区雨母山雁雨寺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农率五大领导班子主要成员亲自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在植树节期间一起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2、加大“秀美村庄”建设投资力度。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秀美村庄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全市共有565个村区居委会,4890个村民居委会。到目前为止,已有3685个行政村参加秀美村庄创建活动,共有456个行政村达标,24个行政村进入省级秀美村庄示范村行列。我市的秀美村庄建设启动较早,201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村庄绿化活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村庄绿化工作的通知》、《衡阳市农村路边、屋边、水边绿化实施方案》,2014年,出台了《衡阳市秀美村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建设标准和考核方法。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对秀美村庄建设工作比较重视,分别成立了秀美村庄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制定了秀美村庄建设方案。
为了抓好全市的秀美村庄建设,我市注重办点示范,典型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每年在五县二市一区创建8个示范村,在各县市区建设24个县(市、区)委书记、县长秀美村庄联系点(村),每个县(市、区)委书记、县长负责带头创建一个秀美村庄。秀美村庄建设以县为单位,由县委和县政府负责,县林业局负责实施。市林业局只是负责指导和督促。
3、开展造林绿化“三年行动计划”。
全市以发展林业产业和建设林业生态为抓手,以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大力开展“三边”造林、“天坑”造林、乡村造林绿化、绿化增量提质、“裸露山地”造林和石漠化治理等一系列造林绿化行动,荒山造林、水岸造林、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和重要水源地绿化等得到了长足发展。2013年,市政府印发了《衡阳市乡村造林绿化行动计划(2013年-215年)》;2015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绿化增量提质攻坚 进一步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提高各种社会主体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2015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主体参与造林绿化的指导意见》。“十二.五”以来,全市上下通过强化领导、创新机制、落实责任等措施,高效完成造林179.6万亩,封山育林120.4万亩,通道绿化1.06万公里,创办公铁路沿线造林、紫色页岩绿化改造、油茶新造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等各类大规模示范基地300余个,示范面积22万余亩。在责任落实方面建立了造林绿化政府分级考核机制和对干部的考核任用机制。2011年到2017年,全市有林地面积由631.4万亩增加到821.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0.1%提高到47.01%,活立木蓄积从1282.9万立方米增加到1776.8万立方米,全市生态建设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绩。
(二)是加大了绿色产业支持力度。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市涉林企业(含专业合作社)685家,其中省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29家(含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家,即衡阳市天天见梳篦实业有限公司和湖南森香木业有限公司。2016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243.8亿元,较上年增长21.3%。林业企业亮点纷呈:一是油茶产业继续引领全省。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省第一,7县(市)均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我市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在2016年11月11日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衡阳油茶大放异彩,参展企业达11家,包括1家机械研发制造企业和全国唯一的木本油料展示平台油茶(衡阳)中心,衡阳油茶产业发展得到了国家、省相关领导的肯定,得到了参展观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二是家具产业再上新台阶。家具产业2016年实现产值40亿元。森香木业整体拆迁至衡南云集,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畅销国内。祁东一家家居成为后起之秀。祁东云鹤家具产业园正加紧建设。三是生态旅游发展强劲。南岳衡山、蔡伦竹海、江口鸟州、常宁天堂山、祁东四明山、衡阳县岣嵝峰等生态旅游景点远近驰名,全市年接待游客超过1500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四是林下经济态势良好。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9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6个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带动农民就业达10余万人。五是枣产业成为新亮点。全市现有枣树种植面积近10万亩。祁东酥脆枣为衡阳市唯一被国家批准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枣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湖南新丰果业公司和湖南玖一玉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建立了枣加工基地,主要产品有系列枣果、枣酒、枣饮料等,其中有多个产品申报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枣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林业企业扶持力度。一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夯实第一产业。巩固全省油茶第一大市地位,建成一批以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用材林、楠竹等为主体的商品林基地,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提升第二产业。致力打造精深木制工艺品和园区,培育一批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推动建成一个高标准的全市林产品大市场。拓宽第三产业。充分挖掘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和湿地公园的潜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点支持南岳衡山、祁东四明山、衡阳县岣嵝峰、常宁天堂山、耒水湿地公园、衡山萱洲湿地公园、横江湿地公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公园建设。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生物质能源、森林食品、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的利用开发。加强“互联网+”林业建设,做强林业信息产业。二是加大林业产业投入。市政府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每年财政预算1000万元,专门支持油茶产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楠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全力支持楠竹精深加工。积极推动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继续把握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及时捕捉各种争资立项有效信息,精心筛选、策划、包装林业产业对口项目进行上报,争取更多的项目挤入国家、省计划笼子,增强林业产业发展后劲。三是大力培植龙头企业。把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林业产业的工作重点,抓好示范,着力在油茶、木制工艺品、楠竹、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中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星级林业经济组织评选活动,优先支持星级林业经济组织。四是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显重要和突出。我市将尽快成立林业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规范生产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合法权益、推进行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形成行业发展合力,实现行业自律、自制的管理模式。
三、关于倡导绿色消费。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发展旅游经济战略,补齐旅游经济短板、积极争创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吹响了建设“旅游强市”的号角。全市已建立国、省级森林旅游地17处,面积8.1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7处:森林公园4处、自然保护区3处。形成了特色各异的三大森林旅游线路。一是以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心愿之旅。二是以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岐山森林公园、蔡伦竹海森林公园、江口鸟洲为核心的品位之旅。三是以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常宁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衡南莲湖湾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生态之旅。
为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我市构筑以南岳为龙头、以湘江为纽带的大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南岳衡山、岣嵝峰、中国印山、蔡伦竹海、岐山、江口鸟洲、石鼓书院、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罗荣桓故居、夏明翰故居、王船山故居等一大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形成了多条山水生态、湖湘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横江湿地公园、雨母风景区、南岳天子山火文化主题公园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衡阳旅游正在逐步迈入“项目时代”。 “十二五”期间旅游项目投资总计达到180亿元。新增4A旅游景区3家,3A旅游景区3家。至此,全市A级景区达到18个(其中5A级1家、4A级3家、3A级9家、2A级5家)。五星级乡村旅游服务区(点)共13家,其中“十二五”新增9家。南岳衡山成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萱洲国家森林公园今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之一。南岳自然保护区已成功实现智慧旅游。南岳树木园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被授予“中国森林氧吧”。2016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12.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8.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6%和26.39%,旅游经济总量和增幅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旅游业正在成为影响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城市形象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市森林旅游项目建设将设立森林公园管理(含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加大对森林旅游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将投入资金531亿元,分基础设施、环保设施、接待服务设施与企业等类别,进一步加大森林旅游项目的开发。
感谢您对我市森林绿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