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人社要闻 > 

衡南:加强协作加大服务 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发布日期:2018-01-16 09:57 信息来源:就业处浏览次数:

  加强协作  加大服务 

  ——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衡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11月11日)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开展劳务协作的战略部署,衡南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秉着站位站得高,干劲再加热,投入再加大,开拓了精准脱贫、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建立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 

  澄清了底子,解决“找得准”的问题 

  劳务协作扶贫,帮扶方向和内容是重点,我局坚持围绕经济发展大局,不断丰富扶贫协作内涵。 

  一是全面摸清了就业信息。我局按照局党组成员包乡镇,就业局班子成员具体对接落实的原则,在县扶贫办数据基础上,按照“一人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柜”的要求,对全县26个乡镇(办事处、片区服务中心)劳务站人员进行培训。采取进村入户走访调查,电话联系外出务工人员,及时掌握了贫困劳动转移就业愿望、培训意愿、就业地等基本信息,确保了劳动力信息采集、录入,更新及时准确,同时按照人社部的要求,在全市率先将人社部农村贫困劳动就业信息平台13893名贫困劳动力相关信息录入信息平台。 

  二是全面摸清了用工需求。按照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需求,我局各劳务站组织专班,对辖区内企业及合作社进行摸底、核查、清岗,安置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通过摸底调查,全县贫困人口共19662户,58035人,贫困劳动力29914人,已就业24073人,未就业5841人,有就业愿望的有3109人。全县辖区内企业437家,可安置贫困劳动力5987人。 

  三是全面摸清了能力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为:16—30岁之间9914人,占33.1%;31—45岁之间11800人,占39.4%;46—60岁之间9200人,占30.7%。知识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22435万人,占74.6%;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7479人,占25.4%。技能结构为:初级工9512人,占31.8%;中级工5085人,占16.7%;高级工1615人,占5.4%;无技能者13760人,占46.1%。 

  备足了资金,解决“帮得了”的问题 

  我局今年从省里争取就业补助资金2100余万元,按照往年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这些钱已全部用入民生。 

  今年,为了落实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的工作部署,我局紧控资金,使用了1300余万元,一是对成功介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并提供12个以上跟踪服务的,按300元/人的标准,给予了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对跨区域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了交通补助,按照省外、省内、市外三个标准,据实分别给予不超过400元、200元、1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助;二是对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一年以上,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岗位补贴及社会保险补贴;三是对10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吸纳稳定就业一年以上贫困劳动力达企业总数20%的授予“衡南县精准扶贫爱心企业”称号,按安置人员给予每家企业5-10万元的一次性以奖代补资金;四是对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在同类培训补贴标准上上浮10%;五是对“两后生”培训按政策规定落实了相关待遇。截止目前,还有800余万元可用于就业扶贫工作。 

  开展了工作,解决“扶得好”的问题 

  我局不断提升劳务协作层次,扶贫协作推动了劳动力、企业、社会等多要素的对接。具体情况如下: 

  组织了专场招聘。一是利用春节前后在全县中心乡镇开展了12场春风行动,有53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8700个。参加现场招聘达30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的有668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有210人。二是从9月份开始到10月底,与衡南邦泰人力资源公司联合组织主办衡南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系列招聘会19场,有57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1000个,参加现场招聘达5万余人,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4387人,其中贫苦劳动力有350人。 

  举办了专业培训。与市第五技校、衡南县职业中专、楚风培训学校合作,举办了种植、养殖、酒店服务、机械加工等实用技能培训10场,目前已培训贫困劳动力460人到我县及周边地区各行业上岗就业。 

  创建了扶贫基地。为充分发挥就业扶贫基地的示范效应,引领带动更多用人单位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经我局与县财政、县扶贫办联合考察审核确定20家就业扶贫基地;同时我局还在县工业集中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湖南千姿服饰有限公司确定了一个能安置300余人的就业扶贫车间。 

  审定了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村。在全县26个乡镇(办事处、片区)65个贫困村中进行遴选,每个乡镇均扶持了1个以上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均就近就地安排了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给予每个基地5万元创业奖补资金。 

  加强了劳务对接。一是我局与广州、长沙、衡阳人力资源市场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并组织人员赴输入地开展信息收集工作,及时统计企业招用人数、岗位要求、工资待遇等情况,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第一时间向贫困劳动力推荐。二是加强与劳务输入地有关部门,用人单位联系,为外出务工贫困人员提供招聘、法律咨询、劳动维权等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