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与教育系统人事专干开展培训座谈。
十年磨一剑,只为公平计。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为期10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机关事保)改革过渡期已结束。许多机关事保参保人员非常关心过渡期结束之后,养老金会有什么变化?近期,市社保中心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和梳理群众来电来信,对"过渡期"的基本概念及参保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回复,希望能有助于广大参保人员准确理解机关事保改革精神及实质。
设立10年"过渡期",保障退休待遇平稳衔接
"过渡期"是机关事保制度改革中的一个常用概念。根据政策规定,过渡期为10年,即从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
为什么要有过渡期?在机关事保改革的初期,为保障参保人员退休后待遇平稳衔接,对2014年9月30日改革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设立计发基本养老金的过渡期。
过渡期的计发办法:参保人员在过渡期内退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新办法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标准发放;高于老办法的,在老办法待遇标准基础上,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20%……以此类推,直至过渡期末年度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过渡期结束后的计发办法: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不再对比老办法。
"10年过渡期养老金每年都要提高10%"?属于误解!
退休人员咨询:我已退休几年了,听说10年过渡期养老金每年提高10%,过渡期已经结束了,会给我补发待遇吗?
市社保中心回复:所谓"10年过渡期养老金每年都要提高10%"的说法,属于误解。对于已退休人员,养老金在办理退休时已经核定,可以按规定参加往后年度的统一"调待",但不会因过渡期结束而调整补发待遇。
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养老金不会大幅降低
退休人员咨询: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养老金会不会大幅降低?
市社保中心回复:不会。根据过去十年改革实施情况的反馈,绝大多数人通过新办法核算的待遇比老办法要高。具有正常工作履历的人,无须担心养老金会大幅降低。
养老金并不会因为过渡期结束而突然出现大涨
退休人员咨询:我是2025年退休的,养老金会不会比2024年9月份前退休的同事大幅增加?
市社保中心回复:过渡期内新老办法对比超出部分的发放比例,到2024年1月就达到了100%,与过渡期结束后的10—12月没有差别。养老金并不会因为过渡期结束而突然出现大涨。
"中人""新人"职务晋升,对养老金计发影响日趋减少
参保人员咨询: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其退休前的职务晋升对养老金的影响如何?
市社保中心回复:机关事保计发新办法中,对于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且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简称"中人"),不同职务级别有不同的视同缴费指数,因此退休前的职务晋升仍会影响养老金。随着时间推移,中人整体上视同缴费年限随之缩短,其影响也逐渐减少。
但对于2014年10月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简称"新人"),因为不存在视同缴费年限,退休前晋升的职务在养老金计发时影响很小。
对比不同时间退休的待遇高低,没有实际意义
参保人员咨询:是在过渡期内退休待遇高,还是在过渡期后退休待遇高?
市社保中心回复:如前面所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过渡期内退休,还是过渡期结束后退休,衡量其养老保险待遇高低的关键因素,仍由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水平的高低来决定,体现的是"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公平机制。而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一般由人事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批准,因此考虑对比不同时间退休的待遇高低,对于个人而言并无实际意义。
启航新征程,改革再出发。
综合过去十年改革实施情况和目前社保经办实际状况,市社保中心负责人表示,从2014年到2024年,机关事保改革走过了漫长的10年过渡期,逐步实现了各项新制度的落实落地。过渡期结束后,养老金计发办法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新办法将日趋完善、更加公平,能更好地保障广大参保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