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衡阳,国家区域重点城市,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衡阳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湘江、蒸水、耒水穿城而过,呈现一城繁华。衡阳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共有河流526条,总长8355公里,是湘南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全市有各类水利设施44.13万处,大中小型水库1531座,已建成欧阳海灌区、近尾洲水电站、洋泉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未来还规划建设“衡阳水网”系列工程。衡阳水利事业前景远大。
人才缺乏制约了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衡阳水利事业的发展也有瓶颈,那就是水利人才缺乏。近年来,市水利局人员达到了退休高峰期,加上机构改革等原因,人员补充不及时,进少出多,部分局属事业单位空编达到了1/3。造成事业单位人手严重不足,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特别是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与水利事业人才需要差距较大,即将形成人才断层。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提升水利基础工程,加强水生态治理,这些工作的开展也都需要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撑。瓶颈问题不解决,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将受到制约。
用好政策把握时机大量引进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指出,要深刻认识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水利人才,让水利事业激励水利人才,让水利人才成就水利事业。
政策春风拂大地,不拘一格选人才。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推出“人才雁阵”计划和“万雁入衡”行动,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分别享受人才补贴、编制兜底保障、聘任职称岗位、发放人才礼包……
市水利局对人才工作非常重视,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把握政策机会,列出计划拟引进8名水利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精英人才到四个局属全额事业单位工作。为此,拟定招聘方案,设计宣传画册,在市人才网、水利局官网、衡阳水利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由局领导带队,分别到河海大学、华北水利大学、武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等6所重点水利院校等高校进行现场招聘。同时,公开招考6名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才到局属事业单位工作也如火如荼的进行。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志敏在长沙理工大学向学生介绍市水利局人才引进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鸿雁翱翔到雁城。14个岗位的报名人数都达到了开考条件,经过层层选拔,9名研究生、5名本科生如期而至,他们中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在水利行业深耕多年,有一定工作经验、工作成就的高职称人才。
搭建平台科学培养人才
7月,引进人才陆续报到后,市水利局立即为他们安排食宿,熟悉工作环境,介绍工作情况,让他们及时融入新的工作。
为了帮助新入职人员开好局,起好步,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适用岗位要求,提高新入职人员综合能力素质,帮助年轻干部成长进步,市水利局党组在新入职人员报到之前就开始谋划举办年轻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
7月28日,市水利局举行年轻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开班仪式,局党组成员、副处级以上领导、机关科室和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培训班学员参加,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志敏作开班动员并就提高干部“政治三力”作辅导授课。培训班旨在提高新入职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帮助年轻干部成长进步,邀请局领导、机关科室负责人开设24个专题授课。课程围绕办文办会办事能力、衡阳水利现状、水利工程建设、河长制工作等方面进行,授课人精心准备,学员们认真领会,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员们融入新的环境,投入新的工作。
“市水利局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决策部署,聚焦水利事业发展需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发展创新行动,不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让水利人才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水利发展改革提供了坚强保障。下一步,我局将强化党性教育、严格日常管理,科学培养使用人才、着力锻造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水利事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周志敏表示。
水利人才助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衡阳市水利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4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42人,初级职称22人。衡阳市水利局坚持真心爱才、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2022年以来有1人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人荣获“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人荣获首届“湖南省水利卓越工程师”称号,他们在水利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的专业人才加入这支大队伍后,将认真学习前辈水利人的先进工作经验,保持积极奋发的工作状态,脚踏实地,深入实践,开拓创新,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为衡阳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通讯员:许跃平 唐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