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张濒丹报道:“真没想到,还有免费送水到村的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季节性缺水困难问题,真得太幸福了”,常宁市官岭镇锡盆村的郭先生看到市水利局送水服务队的工作人员一脸喜悦地说。这是常宁市水利局为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该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大举措。
由于今年夏季高温久旱,40余日未发生有效降雨,部分地势较高的乡镇及集中供水工程水源枯竭。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常宁市水利局主动作为,召开局党委会议研究调度,迅速启动《常宁市水利局农村供水抗旱应急预案》。局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与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市乡镇集中供水有限公司等工作人员进村入户问实情、找水源、定方案。
通过认真排查,科学研判。水利局发动群众科学利用原有水井、水池的自备水源和附近公共水源,同时利用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新建水源、加深水井和延伸管网。并将洋泉水库(水厂)、水松水厂、五龙山水厂、柏坊水厂、西塘水库作为主要应急备用水源,联动供水,确保了农村饮水安全。对板桥、西岭、大堡、新河、官岭等已发生季节性缺水的村组,采取应急送水,累计送水13天、出动送水车30余次,为常宁市农村群众6000余人送上“幸福水”。对白沙、西岭、荫田、烟洲等河流干涸地区,联系欧阳海水库加大下泄生态流量。通过以上多种应急抗旱手段结合,实行安全饮水问题动态清零,确保了我市脱贫户(含监测户)饮水安全保障率为100%。
为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易反复、水质保障度不高等问题,目前总投资12.5亿元的常宁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PPP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主体工程已完成,供水管网正在抓紧铺设,计划于2022年2月份投入试运营。项目完成后供水总规模可达到18.5万吨/日,能更好地为常宁市100万人送上“幸福水”,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达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为脱贫户安全饮水增量提质,为乡村振兴助力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