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郭聪 邓三喜报道:古邑衡山,以管为题,勾勒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看衡山如何大显身手,守护一江碧水。
初冬时节,湘江衡山段水波荡漾,江面开阔。县河道管理联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每天都会在这一水域进行水上巡查,严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对涉事人员先“锁定身份”,再“分类处理”。
衡山县水政监察大队长谢富强告诉记者,“主要看当事人是不是党员,或者人大代表这些委员之类的,如果是的话,我们就立即按程序移交当地纪委进行处理,如果不是这类人员,我们就是坚决依法打击。”
湘江干流流经衡山县境内长达64.8公里,砂石资源丰富,属衡山、衡东两县共管,以前盗采、越界开采等违法现象较多,加之湘江水面网箱养殖、电捕鱼等非法捕捞现象较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在水域治理与保护过程中,衡山县对非法采砂现象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于2018年成立县河道管理联合执法大队,采取视频实时监控、蹲点值守、日夜巡查、突击行动等方式,并组织与衡东县联合执法。如今,湘江衡山段管理日趋规范,湘江一级支流涓水实现全线禁采,沿线砂场全部取缔到位,全县36个“清四乱”专项整治任务也基本完成。
在衡山县白果镇,当地还创新实践“票决制”助力涓水河示范建设,打造河流岸线生态复绿,实现人水和谐幸福。近年来,衡山县在强化河长履职上下功夫,依法治水管水,通过明察暗访,强化督办考核,解决了一大批涉河问题。昔日遍地水葫芦的河流变成了水面清洁、绿水荡漾风景河,去掉“国家”/不规范表述保护动物白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中华秋沙鸭、鸳鸯、白琵鹭等众多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在湘江河畔的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栖息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