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9号建议的答复
水利建复〔2022〕1号(B类)
董国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建议》收悉,我局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城管执法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0年,衡阳市全市地表水水资源总量92.4亿m3,地下水资源量17.44亿m3,其中衡东县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28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41亿m3。近几十年来,诚如您所见,地表水、地下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局部区域甚至断崖式降落,其下降原因主要有:一是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天气频发;二是部分工程建设、采砂、采矿等水土流失严重;三是城市多度硬化、填埋坑塘、基坑降水等;四是大水漫灌的粗放式用水方式。
我市各级各部门多方发力,积极行动,结合您的宝贵建议,致力于地下水的保护与利用。
一、关于加强预防地下水下降措施
一是强化取用水监管。关闭城市自来水管网内地下取水井,严厉打击无证取水、超许可、超计划、超定额取水,建设精准计量,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二是落实衡阳市国家节水行动。建设县域节水型社会、推行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高校等建设载体建设,加大节水宣传。三是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截止2021年底,我市147个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98个,在建49个。四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二、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水土行为
一是出台《衡阳市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大水利、环境、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力度。二是强化河道岸线、水域等空间管控,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吸砂,常态化河湖“清四乱”(乱采、乱堆、乱占、乱建)。三是畅通司法衔接机制。利用河长+河道警长、河长+检察长,加快加强涉水违法案件处理。
三、关于多部门联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一是加强地下水资源监测。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260处地下水监测,不断加强对可能影响地下水资源的重点企业监管力度。自然资源部门设置了国家级地下水监测井点12个,已连续5年开展了监测,计划进一步增设监测点,并完善《衡阳市地下水监测网布设》。二是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对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照“谁诱发、谁治理”进行系统治理。三是市城管局目前正在开展全国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四是开展水权确权及交易试点。目前,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水利局配合,正在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为水资源确权登记提供数据支撑。
感谢您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衡阳市水利局
2022年6月30日
责任领导:刘红旗 承办人:程震滨
联系电话:8823796,13973420456
抄送:市人大联工委(2),市政府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