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备受社会关注。2018年以来,
    衡阳市通过扩大就业宣传、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等措施,促进就业,
    鼓励创业,全市就业形势总体较去年形势较为严峻。
     
 
     
    一、全市劳动就业基本情况 
 
     截止到12月份,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75万人,同比增长13.59%;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3万人,同比增长7.51%;
    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95万人,同比增长6.70%;
    为“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了公益性就业岗位援助,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实现百分之百全覆盖。
     
 
     
    二、“两难”并存,
    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
    当前我市人力资源市场中,“招工难”和“求职难”并存,
    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一)就业市场供需总量同比减少,
    职位需求大于求职供给。
    第四季度,
    全市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各类人员为91380人次,劳动者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人员为86367人次,
    比去年同期减少3个百分点以上,求人倍率为1.06,
    总体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部分职位在市内各场招聘会中无人应聘。
     
 
     
    (二)招聘会职业职业资格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出现大量缺口。
    
    今年衡阳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2018年完成就业技能培训人数9219人,创业培训2292人,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不完全统计9187人。其中:2018年市人社局发放创业培训补贴357200元;
    就业技能培训补贴60145元,但由于培训种类较为单一,
    职业技能的岗位仍出现巨大缺口。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外向型企业用工带来的影响 
 
     从走访湖南双极工贸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来看,
    进出口业务方面电子设备制造业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较大,钢铁企业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湖南双极工贸有限公司反映由于该企业出口美国的业务占总营业额的30%左右,本次中美贸易战使得产品关税从2.7%上调到12.7%。
    对企业影响明显。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现在贸易摩擦虽然加征25%的税率,
    但是因为本来出口美国的产品数量较少,加上加征税率实施时间不久,
    企业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从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了解到,
    因为该公司没有对美国的出口业务,且大部分产品采用人民币结算,
    受汇率波动影响不大,加上虽有少数部件原来从美国进口,
    但是国内也可找到替换产品,企业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在用工方面,调研的三家企业都反映到目前为止对企业影响有限,
    若贸易摩擦持续,有部分间接影响会逐步显现。
     
 
     
    四、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业用工缺口较大。
    
    从今年人才交流市场求职情况来看,
    餐厅服务员和营业员为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明显的两大职业。造成这些行业供求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时间长,
    工作环境脏乱差,很多求职者不愿意从事这些工作。
    而医疗技术人员、驾驶运输员和行政岗位等较为热门,求职人员远远多于企业需求。
     
 
     
    (二)高学历高技术人才远远不满足需求。
    
    今年以来,
    大专及大专以上的需求人数占到企业需求总量的50%左右,要求具有职业技能的岗位达到七成以上。
    学历越高职业技能越高的人才越紧缺,特别是高级技师、硕士以上学历的求职人员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企业需求。
     
 
     
    (三)高校毕业生存在“缓就业”情况。
    
    全市高校201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4%,
    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但衡阳技师学院张处长反映,
    今年的毕业生“缓就业”和“不就业”是一个新的问题;另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下滑,
    跳槽情况频发。主要是受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和工作时间等的影响。
     
 
     
    五、对策建议 
 
     
    (一)增强培训实效性。
    
    把培训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培训项目,
    合理配置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教学比重,合理安排培训时段,
    按需开展培训。根据各类用工单位的需要和岗位要求,
    摸底农民工就业、培训意向“名单”,开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
    实施订单培训,通过推广“订单式”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农民工的精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二)加快发展中小企业。
    
    多方式多渠道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通过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和服务能力,
    增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