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市规模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7%;1-7月累计延续了逐月上升的态势,累计增长6.9%。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1-7月规模工业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
工业经济宏观方面:
工业增速逐月上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7%,比6月提升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1-7月累计增长6.9%,比6月提升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累计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电力指标增势较好。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20.4%,比上月提升17.6个百分点;1-7月增长1.5%,比上月提升3.6个百分点。
工业投入方面:
工业投资增速放缓。1-7月工业投资增长3.2%,比上月回落4.5个百分点。
贷款投放幅度加大。1-6月累计工业贷款214.66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工业贷款总额增长了10.6%。其中,制造业累计贷款160.14亿元,同比增长15.2%。
工业需求方面:
内需:工业品产量增加。国内市场需求回暖,全省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逐月回升。2月至7月指数分别是95.8%、96.0%、96.2%、96.4%、96.6%、96.9%。全市工业品产量增长面逐月提高。1-7月,增长面达64.8%。11万伏高压设备、精制食用植物油、精炼铜等产品保持较快增长。
外需:对外出口明显回升。1-7月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8.57亿元,增长11.1%。2月至7月的增速分别是-0.7%、-16.6%、-8.7%、-10.1%、4.4%、11.1%。今年以来,金化科技的车载气瓶、嘉励器材的高尔夫运动器材国外订单大幅增加,出口高速增长,老牌出口企业如欧姆龙出口增长40%以上,瑞达电源、得阳鞋业的出口也保持在10%以上。
(二)工业供给侧改革进展情况
1、重点过剩行业产能下降,相关投资明显放缓。
1-7月,全市原煤、粗钢产量分别下降1.2%和16.8%。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增长7.6%,较年初8.3下降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煤炭、钢铁、有色等主要能源原材料行业生产继续下行。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8.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7.6%。从工业投资方向观察,产能过剩相关行业投资明显放缓,不同程度回落。如1-7月钢铁行业下降63.4%,比上月回落49.1个百分点;水泥制品行业下降9%,回落10.3个百分点;化工行业增长0.9%,回落13.8个百分点。
2、工业企业库存压力继续减缓。
市场需求陆续释放,工业品库存出现小幅下降。6月末,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小幅下降,同比下降0.2%。
3、工业企业负债率出现积极变化。
金融杠杆主要体现在企业负债。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3%,与上年期持平。已连续三个月小幅下降。
4、工业企业降成本成效明显。
今年央行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营改增”减轻了工业企业税负,成本下降;同时,企业自身也加快了改革步伐,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1-6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营成本下降2.9%。2月至6月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分别是80.7元、80.34元、80.30元、78.7元、77.49元。
5、县域工业经济后劲略显不足。
在补短板方面,县域工业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力。7月,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6%,比上月高1.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规模工业0.1个点;1-7月县域累计增长7.0%,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高出全市0.1个百分点。1-7月县域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11.8%的增长,但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3%的速度。
二、7月份规模工业主要增长点
从对工业累计增速拉动看,主要增长点如下:
1、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扩张提速,拉动整个规模工业累计增速1.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工业中农产品加工业增速不断提高。7月,全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增长8.7%,高出全市水平1个百分点;1-7月累计8.7%,高出全市累计水平1.8个百分点。总量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已达19.9%,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贡献不断提升。累计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23.6%,拉高工业增速1.6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板块扩张最快。1-7月,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7%,用电增长11.1%,投资增长3.2%。现代米业、角山米业、绿源油茶、和畅食品等增速在15%以上,农副产品中的精制茶、罐头增长20%以上,精制植物油增长更快。
2、医药制造、通信电子行业增长明显加快,拉动整个规模工业累计增速1.2个百分点。
7月份,医药制造、通信电子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和12.6%,增速比6月加快2.2和3.5个百分点,高于整个规模工业2.6和4.9个百分点。1-7月,医药制造、通信电子累计增长14.3%和7.2%,高出整体规模工业水平7.4和0.3个百分点。两个行业累计拉动全市规模工业1.2个百分点。南岳生物制药、富士康、智科电气、北方光电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3、新建新投产工业企业贡献较突出,拉动整个规模工业累计增速1.9个百分点。
自2015年以来,全市共新建新投产47个规模工业企业(不含煤业公司)。1-7月, 47个企业贡献了19.6亿元产值增量,拉高工业产值1.9个百分点。目前,新金龙、和畅食品、汇升科技、万祺科技等企业产值已过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用电量中的制造业用电量负增长。作为工业用电主体的制造业降幅虽然有所收窄,但仍为负增长,7月下降3.0%,1-7月累计下降3.5%。
2、工业技改投资持续下滑。工业技改投资是工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1-7月,工业技改投资继续呈下滑态势,下降22.3%,比6月回落6.9个百分点。
四、建议
围绕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如下几点建议:
1、加大技改投资力度。要在推进重大工业项目进度的同时,还加大企业技改投资力度,尤其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行业技改投入,多培育风顺车桥、南岳电控这样的产品技改升级的企业,做大做强衡阳汽车产业。
2、继续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通过出台有关的政策,降低企业外部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二是通过内部挖潜增效,降低内部成本,让企业“精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