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统计分析 >
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衡阳统计信息网    时间:2016-02-17 00:00

  加快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市。2015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为重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 

  一、发展状况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发展。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19.3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增加值3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占GDP的比重达到12.4%;企业产销形势衔接良好,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实现销售收入950.2亿元,同比增长26.2%,产销率为84.9%。 

  二是利税稳步增长。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27%;高新技术产业实缴税金27.1亿元,同比增长11.2%。 

  三是科技活动人员增加。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的人员18248人,比上年增长9.2%,其中中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6035人,增长47.5%。 

  四是企业科技投入加大,创新意识不断加强。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达到43.2亿元,同比增长99.7%。全市科技企业申报各项专利1368项,其中发明专利804项,同比分别增长了37.2%,89.6%;科技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达732项,同比增长91.1%。 

  二、存在的问题 

  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下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150551.4 

  万元,下降20.45%。从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收入297949.2万元,比上年下降51.6%;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实现高效技术产品出口收入55240.2万元,比上年下降21.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销售收入16472.4万元,下降18.8%。从高新技术的8大领域来看,新材料技术领域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收入为221087.4万元,比上年下降57.9%;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企业实现高效技术产品出口收入32421万元,比上年下降57.9%;这2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下降幅度最大,也是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下降的重要因素。 

  2、总体规模偏小,涵盖范围窄。2015年,全市纳入高新产业统计的大中型企业101家,占全部科技统计笼子企业的37.4%,高新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14家,分别是胜添电子、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衡阳华菱连轧管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金杯电缆有限公司、衡阳恒飞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春昌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衡洲建设有限公司、衡阳建滔化工有限公司、大唐耒阳发电厂。从产业看,全市270家高新技术企业,只有3家建筑业企业,2家服务业企业,其他265家企业均为工业企业。高新企业过于集中在工业企业,少数在建筑业,农林牧渔业、批发业企业匮乏,行业涉及面较窄,不利于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 

  3、自主创新力量不足。 

  近几年,全市通过产学研对接交流模式,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创新要素进一步优化整合。目前我市已拥有二个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衡阳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衡阳市盐卤化工产学研战略联盟。尽管产学研联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但当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上大多依赖于“拿来主义”,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力量不足。据统计,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的人员18248人,同比只增长9.2%。同时,全市270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80家,占比不到30%,而在这80家企业中,成立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只有4家,占比只有5%。 

  三、对策建议 

  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渐淘汰劣势产能。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解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所存在的高新产品低附加值、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等结构问题。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对高新技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政府仅通过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制度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其次,以技术演进路径指引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高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通过自我强化机制在竞争中胜出。 

  2、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质量。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转变,避免小而弱、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的重复建设。提倡发展具有一定规模、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提倡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并且能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避免过度依赖加工组装方式,从而提高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整体质量。 

  3、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5年底,我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市仍有一大批企业符合高新技术资格认定企业的条件。从宣传的力度和优惠政策的落实两方面着手,鼓励企业申报,特别是要关注农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企业。一些已经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基地的成熟科技企业,要积极抓紧抓好培育和申报工作,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取得大的突破。

主办:衡阳市统计信息网  地址:衡阳市解放大道16号市政府办公大楼10楼
联系电话:0734-8857855 信访举报电话:12388  邮编:421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