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统计分析 >
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文化体育事业持续繁荣
来源:衡阳市统计局    时间:2021-07-27 16:4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衡阳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新发展理念,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文化发展繁荣兴盛,体育事业发展成绩卓著,人民生活发生质的飞跃。

一、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解放初期,衡阳市共有1880所小学、37所普通中学、2所中等师范学校及6631名教职员工。到2020年底,衡阳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99所,在校学生1525185人,教职工107399人。

(一)学前教育发展迅速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学前教育需求加大,衡阳市实施了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强了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使幼儿园在办园条件、管理水平、保教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改善和提升。2020年毛入园率提升至93.4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8.77%,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178人,组织开展全市幼儿园"教学能手"专业技能竞赛,52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为进一步推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增加公办园学位"工作,通过建设、小区配套园治理回收、盘活各类资源三种方式,全市2020年增加公办园学位41037个。

(二)义务教育资源优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农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增多,基础教育原有布局面临城市人口形势变化、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衡阳市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部分偏远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全市普通中、小学数量分别从1978年的1127所、4896所整合到2020年的455所、普通小学1039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2020年全市小、中学在校学生数量为57.26万人、43.81万人,普通中学专职教师数量从1978年的21330人增至2020年的34555人,增长了62.00%。

(三)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随着社会发展,衡阳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至2020年,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4所(含分校),在校学生224146人,教职员工9764人,高校共有院系科119个,开设专业467个,有硕士研究生授予点28个,博士研究生授予点5个。衡阳高等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综合、理工、医药、师范、法学、核工业类为主体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

(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后,全市着手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研究和制定了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划。至1987年,全市中专、中技、职业高中共招生8432人,占当年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33.6%。1993年,全市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共招生14687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2.81%,第一次实现对半分流,在校学生32716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47.41%。2020年,全市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招生2.48万人,占当年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31.88%。

二、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2020年底,衡阳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4618个,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12个,三级医院9个,二级医院61个,民营医院92个,建制乡镇卫生院1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行政村卫生室2360所;设置病床4.83万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6.62张;共有执业(助理)医师1.85万人,执业护士2.66万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53名,执业护士3.64人,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通过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础建设,衡阳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加强了疫情监测和分析,大力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全市基本消灭了丝虫病、麻风病、疟疾等,连续35年无白喉报告、连续29年保持无脊灰状态。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4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群众健康获得感明显增强。2020年1月25日发现第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月16日新增确诊病例归零,确诊病例人数锁定在48例,历时仅23天;3月2日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清零,历时仅38天,取得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社区传播零发生的工作成效。全市完成了59家医疗卫生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加上第三方检测机构,核酸检测能力达到13万人次/天。建立专业卫生应急队伍142支,队员1215人,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有力提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衡阳市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2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及全科医生培训基地9个、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在建的3个),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1991年,衡阳市中医医院被列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建设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中医医院",200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1年,无偿献血首年破万人次。2005年开始,全市实现了医疗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2008年开始,连续7届14年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三、文化事业持续繁荣

(一)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截至2020年,全市共创作歌曲、美术、戏剧、书法作品11万余件,获"群星奖"等国家和省级大奖2000余个,40件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文艺工作者紧扣为人民创作的宗旨,创作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原生态音乐《岳北山歌》获国家群星奖,祁剧《梦蝶》获首届湖南文学艺术奖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歌剧《夏明翰》、歌曲《东方有条神奇的江》、《梦的翅膀》、《大雁腾飞》等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原创大型民族歌剧《田垄之上》荣获"田汉大奖"。衡州花鼓小戏《真情花开》获金奖第一,并进京展演;歌曲《我的家乡坳上湾》获群文类金奖第一。2019年,歌曲《永远的牵挂》被评为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最喜爱的湖南金曲""最佳人气奖";2020年,剧作《渔女情仇》(编剧周作君)获"戏剧中国"全国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戏曲类上佳剧本(一等奖)。

(二)群众文化生机勃勃

衡阳市采用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群众参与的方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和风衡州"群众文化艺术节为载体的广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衡阳本土文化魅力,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先后主办、承办了"和风衡州"群众文化艺术节、"欢乐潇湘·幸福衡阳"、"美美衡州"、南岳寿文化节、船山文化节、"远离毒品、关爱未来"电视录播文艺晚会、"公仆颂"颁奖文艺演出、"红星艺苑星耀衡阳"大型文艺晚会演唱会、等系列品牌群众活动近5000场。近年来,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500余场次,送戏下乡1010场,送电影下乡5万余场次,送图书20万余册。

(三)阵地活动主题鲜明

截至2020年,全市拥有电视台9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9.89%,广播电台8个,综合人口覆盖率99.91%;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17个。全市2752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合格文化服务中心;全市12个县市区有10个评为优秀。"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的衡阳经验获得国家层面推介,并成功创建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四)文化遗产魅力彰显

2006年衡阳湘剧成为我市首批入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2014年衡山皮影戏入选世界级非遗项目。全市现有全国爱教基地3处、不可移动文物1500余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182处,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0项,馆藏文物2.9万余件(套),古籍善本3083册,均居全省前列。2014年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大工程、95个项目全面启动。近年来,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成功申报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国保单位数量增加至15处。衡阳铁路博物馆、王船山生平和思想文化陈列等9个项目入选湖南省文物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百佳案例。

(五)文化交流日趋活跃

迈入新世纪,衡阳市大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先后与日本、土耳其等国家以及广东中山市,安徽芜湖市等地开展了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了全市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2004年,成功地承办了湖南(衡阳)非洲艺术节,来自埃及、肯尼亚、博茨瓦纳三国艺术团110余人来衡访问演出,加强了衡阳与国际的文化交流。市红旗大剧院先后引进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际艺术团来衡演出,既丰富了雁城人民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2010年以来,衡阳民族艺术团多次赴非洲坦桑尼亚、肯尼亚和莱索托等国家访问演出,受到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嘉奖。

四、体育事业蓬勃开展

(一)设施场地日益完善

2020年底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6367个,其中体育馆34座。运动场1553个,游泳池61个,各种训练房906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53个。圆满完成81片社会足球场建设任务,在7县市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个,城区新建社区全民健身中心7个。

(二)群众体育丰富多彩

2020年举办了全民健身挑战日˙健康湖南e起来总决赛、湖南省第二届毽球大赛、湖南省气排球精英赛、CCAT流行舞湖南公开赛等4个在全省影响力较大的省级比赛。举办了元旦环城赛跑、8.8全民健身日群体项目展示、第二届船山杯环东洲岛游跑比赛、衡阳市2020年乒乓球总决赛、三大球联赛等大型市级群体活动近200场次,直接参与人次达10万人次,丰富了市民的文化体育生活。2021年已组织开展元旦环城赛跑、全民健身嘉年华活动9场次、市中老年羽毛球公开赛、第十五届体育舞蹈锦标赛、2021年衡阳市网球团体赛和明星双打邀请赛等群众体育活动13场次,并组队参加了省全民健身知识大赛、省体育系统气排球比赛等2项省级群体赛事。策划组织了第二届市直机关足球联赛、千人广场舞、湘江徒步环保行等群众体育活动。目前,市运会的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三)竞技体育硕果累累

衡阳先后培养和输送一大批优秀运动。岳明汉城第十届亚运会上双向飞碟团体冠军;李敬在巴塞罗那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夺得双杠、吊环、体操团体3枚银牌;凌洁、董伟华在第十三届亚运会上分获女子体操、艺术体操金牌;凌洁在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平衡木冠军、在第27届奥运会上获高低杠第二名;何世剑连续三年在世界运动会世界锦标赛上获竞技健美操六人操团体金牌;李俊、谭飞虎在多哈亚运会上获男子水球团体冠军;何敏先后获第八届亚洲游泳锦标赛男子双人3米板冠军、2011年世界跳水锦标赛一米板银牌、2011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蒙特利尔站比赛男子双人3米板冠军;2016年,董斌先后获得室内田径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冠军、里约奥运会田径男子三级跳远项目季军。2018年,骆宗诗获雅加达亚运会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决赛冠军。

1988年、1992年、2000年的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衡阳蝉联金牌、奖牌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在湖南省第八届运动会上衡阳获金牌85.5枚、奖牌207枚、团体总分2214.5分,三项居全省第二位。2018年成功承办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并以215枚总金牌,75枚奖励金牌,荣获青少年组总金牌、奖励金牌两个第一。2019年顺利举办首届湖南衡阳国际马拉松比赛。2020年获得省级青少年锦标赛金牌74枚,全国性赛事取得金牌3枚,奖牌5枚。


(供稿:社会科)

主办:衡阳市统计信息网  地址:衡阳市解放大道16号市政府办公大楼10楼
联系电话:0734-8857855 信访举报电话:12388  邮编:421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