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本次问卷回收3份。样本量虽小,但其中暴露的集中错误指向明确的认知盲区,具有警示意义。
结果反映出四大认知误区,以下题目错误率较高:
保健食品认知(第2题,2人错):2人误以为保健食品能代替药品治病。需纠正此高风险误区,重点宣传“保健食品不是药”。
乙肝传播途径(第13题,2人错):2人误解为共餐、游泳会传染。需澄清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以消除歧视和恐慌。
卫生热线知晓度(第26题,2人错):仅1人知晓全国卫生热线12320。需加强12320热线的普及,提升公共资源利用率。
药品标识识别(第28题,1人错):混淆非处方药(OTC)与保健品。需科普OTC标识含义,强调“非处方药也是药”。
本结果因样本量过小,无法反映整体水平,但清晰揭示了特定知识的普遍短板。今后可采取多渠道科普宣传,促进我市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