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你们治好了我的腰痛,两年来,我终于能够重新站立起来了!”近日,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血液内科办公室内,一位患者双手合十向主任莫清华及其他医师们鞠了一躬,真挚地表示感谢。
据悉,患者李叔叔家住衡南县,2018年开始,他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腰痛、双下肢无力等症状。家人见其情况,以为是其多年务农过于疲劳导致的“腰椎疼痛”,在家人的陪同下,他辗转在多家医院住院,经过止痛理疗等方式,病情仍未缓解。去年年初,李叔叔腰背部酸痛感越来越剧烈,活动明显受限,已无法站立,卧床不起。家人见状,便用担架将李叔叔抬至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在该院门诊,CT检查提示为脊柱多发骨质破坏,合并血常规示三系下降,遂入住该院肿瘤血液内科,行骨髓穿刺及活检,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患者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表现为容易感染、出血,肾功能损害,骨痛及骨折等。这一结果对于李叔叔及其一家而言,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但也终于让李叔叔这2年来的“疑难杂症”有了一个明确诊断。肿瘤血液科主任莫清华立即召集脊柱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进行MDT讨论,最终制定了最佳的诊疗方案,先通过全身化疗杀死肿瘤细胞,再通过脊柱骨髓泥微创手术缓解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问题,最后,通过长期的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细胞。
去年8月,经过六周期全身化疗及唑来膦酸抗骨质破坏治疗后,患者腰痛明显缓解,并停用了一切止痛药物,既往使用止痛药物带来的腹胀便秘、排尿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都消失,患者长期腰痛带来的焦虑得到缓解,躺在病床上的李叔叔终于笑了。
随后,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曹李华为李叔叔行脊柱骨髓泥微创手术,术后其双下肢麻木乏力症状明显好转,继续予免疫调节维持治疗。去年9月,李叔叔终于绑着腰带重新站起来了,卧床整整100多个日夜,李叔叔终于站起来了。目前,李叔叔不仅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做饭等家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