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医医院成立于1952年,现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正处级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医类别)基地、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建设项目单位、湖南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单位、湖南省首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湖南省博士后科研流动协作研发中心、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湖南省高质量发展培育单位。
医院文化底蕴深厚,1982年,全国中医医院、中医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在衡阳召开,即著名的“衡阳会议”,医院是会议的主会场。七十余年来,衡阳市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传承创新、仁和精诚”的办院思想,突出中医药特色,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建设,做强做优中医药品牌。医院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9.47万平方米,编制病床900张,在职在岗职工747人,内设56个科室(部门),有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8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正高级职称29人、副高职称116人,国家级师承指导老师6人、省级师承指导老师4人,省级名中医3人、市级名医5人;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7个。医院拥有1.5T核磁共振系统(MR)、X射线断层扫描系统(CT)、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数字化平板X射线机(DR)、数字化C臂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微创用高清腹腔镜、微创用高清胆道镜、椎间孔镜系统、体外碎石机、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仪、费森尤斯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机(CRRT)、心肺复苏仪、德尔格有创呼吸机等多种高精尖大型仪器设备。
医院始终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特别是对中医药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仁心仁术,福泽苍生”的办院宗旨,“传承创新,仁和精诚”院训,坚持公益性的办院方向,全面推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力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打造清廉医院和名医、名科、名院;高标准完成国家中医传承创新大楼的建设,努力建成园林式医院;切实强化医院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探索绩效考核和职工薪酬制度改革。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湖南省医疗机构法制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衡阳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52年,现为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的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湖南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医院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床位900张;在岗职工684人,博士2人、硕士5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主任医师15人,副主任医师67人。国家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1人,国家级、省级师承指导老师6人。
医院在科室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中医药特色。肾病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肾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有中风脑病科、心血管病科、骨伤科(椎间盘病科、颈肩腰腿痛科)、肺病科、肿瘤科等5个;特色专科有糖尿病科、脾胃病肝病科、儿科、肛肠病科、妇产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ICU)、职业病科、皮肤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急诊科等。
医院配备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必需的医疗设备,万元以上诊疗设备共170余台(套),有核磁共振、螺旋CT、1000mAX光机、C臀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TCD、电子胃肠镜、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压氧舱、血液透析机等。
医院坚持医药并重,专科专病制剂有16种。中药饮片加工坚持“道地药材,科学炮制”原则,确保饮片质量,为国家中药饮片加工传承建设基地、湖南省中医医院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示范基地。制剂室为全省首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药制剂能力建设项目达标单位。
医院多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十一五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医院”、“湖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1982年中医 “衡阳会议”(全国中医医院、中医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主现场。
医院本部位于衡阳市蒸湘北路25号,南院位于蒸湘区联合街道大栗新村10号(为原衡钢职工医院)。医院一直秉承“传承创新,仁和精诚”的院训,弘扬“衡阳会议”精神,朝着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目标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