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人大代表建议 > 

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34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市卫健委   发布时间:2023-07-26 21:35

肖志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建议》收悉,综合市医保局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健康中国建设总体部署,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持续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与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与现代科技进步相匹配的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推进衡阳区域中心化建设进程努力开创我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关于加快医疗项目建设的建议。项目建设是全市稳经济、促投资、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是构筑形成我市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我市卫健领域项目进展,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调度会研究部署,多次带队到项目场地现场办公,化解项目建设中难点堵点问题。我委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对项目单位下发调度令、督办函等,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改扩建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已在进行室内装修,市中心医院奇峰院区搬迁项目正全面推进,地下停车场已经完工,新增三个项目已经完成立项审批,园林绿化及室外管网工程已招标挂网,门诊住院楼设计变更图已按审图意见完成修改。市中医医院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正在审批中,部分医疗设备已采购到位。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同时,积极建设省级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努力建成湘南地区中医药服务高地、人才集聚高地、产业发展高地,成为全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创新的示范。开展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具备条件申报县域医疗次中心25家,县域医疗次中心基本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水平能够分担县级公立医院部分功能任务成为县域片区医疗救治中心、急诊急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公共卫生示范中心对周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加大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依法依规确保将项目建设成为安全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精品工程。

二、关于优化人才引进机制的建议。近年来,我委制定印发了《关于成立市直卫健系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衡阳市市直卫健系统人才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关于做好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专家人才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建立全市专家评委人才库、实施领导班子对点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明确人才经费保障、构建干部人才成长长回路机制等五大措施。开展集中引才行动,4年来,共引才531下一步,我委将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健康衡阳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关于突出中医专科特色的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展中医药科普大赛,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营造“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浓厚氛围。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普及活动三年行动,普及中医药知识。二是挖掘保护传承传统中医。积极协调市文旅广体局非遗办对我市民间传统中医资源进行摸底,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建立保护区、指定传承人、制定保护计划等。强化对中医非遗传承者传承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的培训,以及传承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三是扩大中医医保政策范围。支持中医机构定点准入,参保患者在中医医疗机构就诊、住院、结算等不仅享有与综合医院同等政策,而且对于住院患者还提高5%的报销比例。医保目录管理向中医特色倾斜,目前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的中成药1381 种、中药饮片892种,占药品目录的76%,中医类诊疗报销目录130种,占中医可收费诊疗项目的91%,且平均报销比例高于西医项目。医院中药制剂有488种,占医院制剂目录的84%。重点提高中医诊疗项目价格,2019年底对中医类项目价格上调15%,共涉及109个项目。四是加速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20235月,市政府联合有关部门成功举办了衡山论健—纪念中医衡阳会议”40周年暨衡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助推衡阳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共谋大健康产业发展大计。重点打造南岳寿文化与健康、养老、养生、休闲、旅游等融为一体的中医药+康养文旅产业,建设中医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良的特色小镇和森林康养基地,打造2-3条集生态旅游、养生保健、食疗药膳于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促进中医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下一步,我委将持续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

四、关于加强医疗救援力量的建议。我市专门成立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和8家网络医院急救分站,组建新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目前市城区纳入统一指挥调度的车辆44台车,除此之外,各县市区共有院前急救车辆98台车,严格按照就近、就急、专科、自愿原则调派院前急救车辆和人员,在院前急救、新冠感染病人转运、救治、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全市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正按照《湖南省5G智慧化急救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破解急救信息系统建设壁垒,实现省市县急救信息互联互通。到 2023 年底市、各县市区将完成本地区5G智慧化急诊急救中心分体系建设,每个县至少建立3个以上符合“1030 原则”的标准化乡镇(社区)急救分站,配备必要的车辆和设备,优化运行机制,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急救呼叫满足率,确保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并与省级急诊急救调度平台数据共享,实现辖区内急诊急救统一指挥与调度。我委正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解决关于院前急救专业人员缺乏及调度员编制事宜,探索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及调度员专业职称晋升通道,建立多途径补充院前急救医生、护士、调度员相关人员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院前急救医生、调度员专业职称晋升等通道。扎实推进我市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培训工作,我委已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培训承办单位下发培训方案,对全市、县市区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时长为90天,以提升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助力胸痛、卒中、创伤等中心建设,加快构建规范高效急救网络,打造一支更加优秀、专业的院前急救团队,为广大市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增强医疗救援力量,完善医疗救援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医疗救援水平。

五、关于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的建议。我委下发了《加强卫健系统人才流动管理的通知》,严格控制市内各单位之间人才流动,禁止各医疗机构采取另建档案等违规做法调入人员,禁止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虹吸式”抢挖人才。出台了《衡阳市市直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参照次方案执行,医疗人员待遇显著提高,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进一步凸显。下一步,我委将继续优化措施,加快形成具有卫生健康行业特色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形成数量、结构、质量、流动合理的人才梯队全面提升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

感谢您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