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深入发展,市卫健委联合12部门印发了《衡阳市进一步加快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驱动作用,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等资源,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创新服务模式,逐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具体如下:
(一)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升行动效果显著。
1.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应签尽签”的原则,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基础性和个性化服务,并为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老年人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提供更多中医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签约老年人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为其就医提供便利。
2.扎实做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历次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每年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进行医养结合服务,每年对辖区内申请的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上门进行综合评估,并对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及照护者每年内提供至少一次的健康指导工作。对社区内6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以集中或入户的形式开展心理状况调查和评估试点。2022年雁峰区幸福区社区及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申报为2022年老年心理关爱项目试点单位,覆盖总人数792人,其中一般人群690人、临界人员76人、高危人群26人,完成率100%。
3.稳步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截至2022年11月底,已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08张,共完成上门服务50189人次,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居家养老的需要,实现了“送专业服务到寻常百姓家”的目标。通过逐户回访,服务对象满意率达到了99.7%,初步建立完善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初见成效。我委对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了多次专项督导,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同时,我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管理的通知》(衡卫发〔2022〕6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中医药服务的通知》,建立完善了打击整治长效机制,补齐了制度短板,提升了监管效能。积极推动示范创建,衡阳华雅医院成功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加强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工作,全市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约率达100%。
(三)老年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加快培育老年专业人才队伍,制定实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评选了衡阳市“十佳养老服务机构”和“十佳优秀护理员”。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工作,2022年全市培训养老护理员9000余人,培训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人员423人。职业学校开设养老相关专业10个,2022年毕业学生1930人,为养老服务各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对全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进行了全面质量评估,其中涉及养老服务培训机构25家,新增涉及养老护理专业社会评价机构3家,继续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全市养老护理员等级认定645人。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持续推动我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我市老年健康事业发展。
(一)增强发展动能。鼓励发展集老年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实现老年患者需求转换的无缝对接。优先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并按规定享受税费、投融资、用地、运营补贴、水电气等有关优惠政策。继续做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推荐工作。
(二)提高发展质量。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养老服务机构等在社区(乡镇)设立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将上门医疗服务向养老机构拓展。创新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方式,让老年人不出社区(乡镇)即能享受服务,推动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服务更好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衔接。
(三)强化安全监管。严格制度要求,强化督导监管,规范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内容及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
感谢您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