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政协提案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9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卫健委   发布时间:2023-07-25 22:13

尹军委员:

提出的《关于高度重视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318日国家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以来,我市严格按照统一部署,及时落实要求,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全力做好全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抓好了农村地区重点人群(有合并基础性疾病老年人、孕产妇、残疾人、孤寡和独居老人、特困人员、留守儿童等)的疫情防控,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一、关于加大村卫生室技术指导和支持力度的建议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委持续加大村卫生室技术指导支持。全市已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岗位医生开展新冠重症患者早期识别与评估、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患者的康复、药物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完成培训1606人。同时,全市12个县市区均已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并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有189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远程医疗服务,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有48家,参与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村卫生室2272家。

二、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科普的建议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以来,市卫健委聚焦新阶段防控要求和特点,针对公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及“一老一小”脆弱人群,成立了3067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通过电视台、广播、村村响、“大喇叭”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健康教育宣传,实现城乡全覆盖、无死角式宣传,有效提高了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下一步,我委将组织制作微视频、图解等宣传产品,开展多元化科普宣传,用社会公众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的语言传播健康知识,有效提升城乡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关于做好医疗应急准备工作的建议

一是强化家庭医生服务。202212月以来,我委积极指导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及公共卫生委员会协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发挥社会服务网格化管理作用,建立了包保联系机制。全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针对重点人群动态更新健康随访监测台账,发挥家庭医生服务优势,利用电话、微信、视频等非接触方式或上门随访等面对面服务方式,主动开展红黄绿色标识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对标记为红色、黄色的老年人每周分别提供不少于3次和2次的健康随访服务和咨询。

二是强化基层医疗服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诊室235家,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实现全天候运行并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实现“哨点”作用,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建立了急诊转诊绿色通道,扩容升级县域120急救转运资源,明确转诊协作关系,对于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一旦发现感染,及时转诊至有诊疗能力的上级医院。

三是强化基层物资保障23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了的氧气瓶、中心制氧机等设备,227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氧气袋,能为门诊患者及时提供氧疗服务。据统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到位指夹式血氧仪4700台,肺功能仪164台,疫情防控药品和其他医疗应急物资均足额配备。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强化发热门诊和诊室的运行管理,确保应开尽开。持续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落实各项医务人员关心关爱政策措施。继续完善卫生应急物资购置、储备、保管、轮换、调用制度,指导县市区分级储备卫生应急物资,切实抓好医疗应急工作。

感谢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