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30 来源:衡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常宁市管理部:高 勇
今年清明,我们全家回家祭祖,一行二十多人,浩浩荡荡。
细雨纷纷,芳草萋萋,在爷爷长眠的土地上,我点燃一炷香,献上一束花,洒下一杯烈酒,深深躹下三个躬,向老人家默哀致敬,以慰在天之灵。
这是全家的肃穆时刻,无声胜有声。
每当这个时候,我的长辈们还会提及爷爷生前的许多往事,感慨爷爷的处世治家。也就在这个时候,每次我能听到爷爷的生前的一些新鲜轶事。在他们眼里,爷爷生前是一枚定海神针,故后是一尊不可撼动的神,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当然,在我眼里也是,不过爷爷更象一面旗帜,给我们信仰,给我们方向,给我们力量。
我的爷爷名叫高克朗,衡阳祁东人,生于1925年10月,卒于2009年11月,享年84岁。爷爷出身农民阶层,后跻身工人阶层,目睹家国腥风血雨,历经社会风云变幻,饱尝世间酸甜苦辣,见证了一段历史的兴亡盛衰。
一、爷爷的抗战:
1944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对豫、湘、桂的战争,一路南犯。8月8日,坚守了47天的衡阳城失守。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重工业区和军事基地的祁阳县城(祁东当时隶属祁阳)被日寇侵占,古城毁于一旦,成为沦陷区。1944年冬季至1945年春、夏季,经常有小股日军四处骚扰,进村烧杀抢掠,多则二、三十人,少则三、五人。老人们称之为"走日本",即鬼子来了、鬼子进村的意思。
1945年春季的一天,爷爷的家乡有人报称"走日本",村里人闻风丧胆,背起粮食被袄,拖家带口要往山里钻。村里人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不知道日本人究竟长什么样,听信误传的日本兵个个青面獠牙、三头六臂、凶神恶煞的怪物。爷爷此时刚刚长大成人,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见村里人要躲,一时怒起,从家里拿起一杆祖传的鸟铳,要找日本兵拼命。家里人连忙阻拦,爷爷大声呵斥,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怕是个死,不怕也是个死,何不与他争个鱼死网破,谁死谁活还难说呢。咱们越害怕,鬼子就越嚣张,在自己的土地上,怕的应该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我们应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不敢来耀武扬威!然后不顾一切阻拦,叫上几个不怕死的年轻人,各自扛上猎枪和钢叉,在进村的必经之途埋伏起来。可惜,埋伏了两天一夜,也没见到半个鬼子影,最后实在饿得顶不住了,才悻悻回了村。
虽然没打着鬼子,但爷爷敢打鬼子的威名传遍了十里八乡,大家都称他"人中赵子龙",胆气过人,敢打敢拼,精神可嘉。后来我查史料才得知鬼子没进家乡的原因。当时日寇已是强弩之末,兵力有限,大多时间龟缩在县城,只敢对县城周边的村庄进行"扫荡",极少骚扰远离县城的腹地,而家乡正是县城腹地,且地处偏僻、闭塞,交通极为不便。加之沦陷区的老百姓自发成立了数千人的"祁东抗日自卫队",时不时对日本的散兵游勇和小股部队进行打击,所以日寇没敢分兵贸然前往。
与爷爷的事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从老人们口中听说了沦陷区一些令人心塞、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次战斗中,一个日本兵被打散掉队,路过一个村子,进村找食物,全村人吓得全部躲了起来。其中,有一个屋子躲了七兄弟,七个大男人,日本兵进屋后被找到,然后用刺刀一个个挑死,七个挑死六个,有一个没被挑死,侥幸活了下来。日本兵每挑死前一个,后面活着的竟然吓得不敢吱声,不敢奋起反抗。鬼子嗜杀,杀战俘杀平民,毫不手软。三、五个鬼子可以押着百十号人,一个鬼子可以押着十多号人,押到偏僻处,一个一个用刺刀捅死,或让他们挖坑,自己埋自己。面对比自己人数少得多的鬼子,没人起头反抗……每每想到这样的场景,我感到彻底的绝望,这些人到底怎么了,血性哪去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想,只要这些人中有少数几个有爷爷一半的血性和胆量,拿出"横竖是死,何不争个鱼死网破"的勇气,也不至于个个象温顺的羔羊引颈受戮,全部赴死!
二、爷爷的暴脾气:
爷爷年轻时性子野,桀骜不驯,脾气暴躁,从小至大天不怕地不怕,在村里是个敢玩命的狠角色。加之爷爷一米八八的身板,魁梧威猛,双手象两把大蒲扇,力气又大,嗓门又粗,皮肤黝黑,人前一站,不怒自威,活生生一副土匪相,令人望而生畏,方圆十里没人敢招惹他,人称"座山雕"。听村里的老人们讲,夜里小孩哭闹,只要大人说声"座山雕来了!",小孩就会应声停止,爷爷竟然成了乡村孩童的恶梦!按理说,爷爷这样的暴脾气是难有群众基础的,但是,就是这副暴脾气,爷爷竟然鬼使神差地被群众推荐进城当了工人。
1958年8月,神州大地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为响应"人民公社好"的号召,家乡迅速成立了人民公社,组建了生产大队、生产队,创办了人民公社大食堂。有活一起干,吃饭不花钱,"共产共吃"的共产主义宏伟目标似乎一夜之间就实现了。刚开始,大家觉得挺好,生产积极性蛮高,爷爷也很高兴地加入了生产大军。
但时间一长就不对劲了,因为人民公社讲究"一大二公",无论干与不干、干多干少都能免费吃到饭,那谁还会卖力气干活呢,还养活了一批懒汉,养肥了一批自私自利的公社干部。大家议论纷纷,但又迫于当时的政治高压线,都不敢硬抗,只能消极软抵抗,干活时出工不出力地磨洋工。这时爷爷的暴脾气发作了,第一个站起来冲进生产大队部,指着大队部的干部劈头盖脸地一顿骂,说你们怎么搞的,好赖不分,大伙都不卖力搞生产,粮食越产越少,再这样下去会饿死人的,你们要不改,老子就光吃不干了!
自此以后,爷爷天天关着门在家睡大觉,到了饭点就到食堂不管不顾地大吃,谁不服就揍谁,六亲不认。有一天,生产队长看不下去,叫了几个壮汉准备给爷爷一点"颜色"看看。当时爷爷正在家里睡觉,听到有人敲门叫嚣,爷爷打开门,知道是来"收拾"他的。爷爷一声怒吼,狗日的,老子连日本兵都敢打,还会怕了你们!当场吓跑两个,剩下的被爷爷三拳两脚打得落花流水。生产队长知道碰到了硬茬,害怕把事儿闹大,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得,只得打掉牙齿往肚里咽,从此不得不息事宁人,听之任之,只想找个机会让爷爷"消失"。
机会终于来了!1959年初,公社下了一个工人指标到生产队,要求推荐一个表现好的农民兄弟进城当工人。生产队长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动了个小心思,鼓动社员们"推荐"爷爷,这样既保留了一个能干的,又赶走了一个刺头儿,还不至于推荐工作难做。社员们也觉得爷爷不挣工分吃白食,惹是生非还暴力,真正"是可忍,孰不可忍",便集体"推荐"了爷爷。爷爷觉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也痛快答应。两相情愿,各有取舍。爷爷从此跻身光荣的工人阶级,在衡阳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当了一名工人。
多年以后,爷爷常常感叹,如果当初安分守己在家里磨洋工,在后来动荡的岁月里自己能否活下来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拉扯大一家子人了。是的,这就是人生逆境抉择,也许,用时势造人或性格决定命运的理论可以较好地作出解释。
三、爷爷的情怀:
爷爷有三大情怀:一曰侠义情怀;二曰家国情怀;三曰红色情怀。
侠义情怀。爷爷虽然脾气暴躁,不服就干,喜欢"挑事儿",但并非没有原则,毫无底线,不讲武德。相反,爷爷的是非曲直概念非常鲜明,喜欢打抱不平。自我记事起,爷爷经常给我讲《三国》、《水浒》里的英雄故事,而且张口就来,我想,爷爷很可能受到了书中人物的影响和熏陶。所以,爷爷不对弱者下手,专门修理那些地痞恶棍、懒汉无赖以及针对他的大队干部。由于爷爷力气大、敢玩命,又有打日本人的威名,因此这些人不敢无故招惹爷爷,要是这些人敢在爷爷眼皮底下兴风作浪,爷爷就会把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爷爷一度成为了这些人的梦魇。
家国情怀。爹爹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这是区别于一般庄稼人的心胸格局。爷爷生前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有国才有家,男子汉应该去当兵,保家卫国,为国效力,不能让外人来欺负咱。他有四个儿子,先后把他的三个儿子送进了部队。我是爷爷的长孙,最得他的疼爱和庇护,在我刚懂事起,爷爷经常给我讲《三国》和《水浒》,讲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我非常入迷,从小就萌生了立志报国、当兵扛枪的念头。爷爷还对我说,要当一个好兵,得有文化水平,有了文化水平,就可以当军官,为国家作出更大更多的贡献。在爷爷的熏陶下,高中毕业后,我毅然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并在部队入了党,考上军校,从一名排级干部成长为一个副团级干部,成为村里第一个团级军官。
红色情怀。爷爷最崇拜的人物是毛主席,家里的厅堂正中央始终挂着毛主席画像,正上方写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爸爸和叔叔们讲,爷爷对毛主席的拥护和爱戴,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容不得对毛主席的任何一点诋毁和闲话。在"大跃进"、"反右倾"、"文化大革命"的时代里,人们的生产生活遭受了严重困难,甚至有人陷入困顿,造成了非正常死亡,爷爷也没困惑和质疑过。即使后来对这些非正常时期的事件进行了纠正,有人说到毛主席犯了错误。爷爷怒斥说,毛主席怎么可能犯错误,要犯错误,也是你们下面人先犯了错误,说了假话误导了毛主席才造成的。爷爷说,毛主席带领共产党打江山多不容易,打击了日本人,打败了国民党,打怕了美帝国,如果会犯错误,早就被他们打垮了,哪里还有今天!
四、爷爷的家训:
爷爷育有四儿两女共六个儿女,在村里算是个大家庭,对儿女们的管教很上心,治家也很严厉,一贯延续了他霸道、强势的作风,但却严厉不严苛,霸道不霸蛮,强势不强权,既传统又开明。他倡导的是"崇文扬武,忠孝为大,勤俭持家"的家教古训。
爷爷不识字,没文化,但并不代表没见识。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爷爷要求每个子女要必须上学读书,必须尊重老师,上学可以少干活,不上学就得多干活、干重活。所以,爷爷的儿女们上学的积极性很高,读了一些书,每个子女都识字,会打算盘,还出现了少有的两个高中生,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让爷爷很是引以为豪。爷爷对文化人很看重。1967年夏季,一批城里的知青"上山下乡",来到了家乡,爷爷如获至宝,当时爷爷已在衡阳上班,但每次回家休假探亲,都会带些好吃的,邀上知青们到家里做客,拿出了难得的好脾气,与他们笑谈风生,并让他们指导点拨孩子们。
爷爷还认为,家里的男性不仅要有点文化,而且还应该去当兵。这里除了基于爷爷的家国理念,还有一个原因是,当过兵的男人身体更健壮,会耍"枪杆子",没人敢欺负。
爷爷评论一个人,无论是外人还是家人,总是从"忠"、"孝"、"勤"三个字说开。他说,"忠",就是要忠诚、忠信,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家庭,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孝",就是要孝道、孝顺,尊重长辈,尊重父母,长幼要有规矩。"勤",就是要勤快、勤奋,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生活自己赚,不要贪图小便宜。
在爷爷家训的教导下,我们祖孙三辈四十多号人口的大家庭,个个温良勤俭、遵纪守法,各个小家庭也是持家有方、家门和顺。
2009年11月,爷爷因突发脑溢血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结束了传奇性而又戏剧性的一生。
爷爷终归是人不是神,是人总会有缺点,所以他并不完美。他个性鲜明但缺点也很突出,富于抗争但行事鲁莽,充满思想光辉但又传统守旧,是他那代人的一个缩影,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虽然爷爷已离我远去,但他的精神风貌经常在我脑海浮现,就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在空中高高飘扬,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怀念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