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1 来源:衡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摘要: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引导流动党员返乡领头致富,需要从乡村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制定入手,提高当地对于流动党员返乡的吸引力,流动党员在返乡后也要积极引领建立基层党组织、带领土地流转工作、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带领乡村走向致富之路。
关键词:二十大;流动党员;返乡致富;
一、导言
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迎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在这重要而神圣的历史节点,党不忘初心、牢记人民嘱托,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带领广大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开展、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之际,农村也在党的领导下逐渐富裕发达,本文从流动党员返乡的视角出发,探究流动党员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带头模范作用,以及如何吸引流动党员返乡,引领乡村致富之路。
二、流动党员在返乡致富中的作用地位分析
流动党员在返乡致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是引领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两方面。
首先是引领作用,流动党员作为党在基层的代表,肩负着党引领基层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充分贯彻党的精神指示,积极宣传党的方针路线以及农村政策,能够为基层农村的各项党务活动打好基础,也能给农村的发展带来先进思想的指导,同时,作为农村先进个人的代表,党员的返乡会在农村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党员的先进思想与经验能够引领农村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方向,上级党委对农村返乡党员的指示也是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另一方面是带头示范作用,党员干部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农村建设的重要中坚力量,党员干部往往会冲刺在前,为当地致富探索道路,在致富方法和心得的传授上,党员也会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将自身的经验传递给广大村民,党员会始终坚守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绝不抛弃任何一位困难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三、如何吸引流动党员返乡领头致富
吸引流动党员返乡领头致富,跟乡村当地的基础设施、人才政策、产业政策等息息相关,当地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自身吸引力,促进流动党员返乡。
在基础设施方面,当地政府需要利用财政支持,努力完善农村的道路、水电网、通讯设施、公共区域设施等基础设施,特别是严重影响到当地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基础设施,要及时修缮与整改,为党员返乡创业打好基础;在人才政策方面,当地要采取积极的人才政策,为流动党员的回归创造宽松环境,对以流动党员为代表的优秀人才返乡给予特殊补助,不仅要着重吸引流动党员返乡,还要利用党员返乡的影响力带动其他年轻人才返乡创业致富[①],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组建返乡创业团队,带动当地致富模式的创新;在产业政策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对于流动党员的返乡,要根据其知识水平和个人特点,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如果党员返乡创业,就应该集中当地优势产业资源,对党员创业进行积极支持,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帮助。
四、流动党员如何发挥领头致富作用
流动党员在返乡后需要发挥自身的带头模范作用,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从党组织的建立、土地良性流转、特色产业开展、农民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进一步铸牢党员领头致富作用发挥的乡村振兴格局。
(一)建立基层党组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战斗堡垒,需要不断铸牢,对于流动党员而言,返乡后要遵从党的指示,积极发展农民党员,尤其是农民中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要积极吸纳到党的集体中,通过开展动员大会、思想政治教育会来吸纳农民群体中的先进个体,成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部分,对于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基层党组织的建立也可以加强基层的党员服务能力,更多的党员能够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也同样有利于贯彻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促进土地流转
农村基层在经历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后,如何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流转效率的提高,成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党员干部要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洽谈,利用自身在沟通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充当政府和农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当地实行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措施,对于因外出打工或者久经荒废的闲置土地,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开发,采取规模化经营的方式,在流转土地上进行复合农业或者旅游农业的开发[②],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农村土地效益最大化,稳定农民农业的基本盘,既可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也可以带来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发展特色产业
流动党员返乡后,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见识,助力乡村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向上级党组织寻求帮助支持,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党员可以积极参与到乡村当地的产业布局,在发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乡村农业与旅游业的良性结合,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通过拓宽游客市场带来当地人流量的提升,合理布局特色农业、旅游业,积极发掘周边城市人群的消费潜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带动乡村当地产业富裕、人才兴旺、风气和谐、社会文明。
(四)重视农民培训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也是最为持久的内生动力,党员返乡后需要在发动广大农民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农民相关的进步事业;在产业发展中,乡村产业的主要工人来源就是农民,党员要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和建言献策,积极利用当地政府支持和政策照顾,对农民群体进行集中培训教育,提高他们适应特色产业的能力,同时,要努力对农民群体进行技能教育,培养一大批有技术、有头脑的产业工人,持续提升当地产业活力,对于特殊的困难农民家庭进行定点帮扶,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与工作能力,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五、总结
要想吸引流动党员干部返乡领头致富,需要在良好环境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增强乡村当地对于流动党员的吸引力,流动党员返乡后也要积极在党组建设、土地流转、当地产业以及农民培训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精神,为当地村民做出表率,号召全体农民开拓进取、勤劳致富,用先进的思想和广泛的影响力带动当地的乡村振兴事业,并为乡村城镇化、城乡协调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范家水.“2+3”模式破解返乡人员就业创业难[J].中国就业,2010(01):27-28.
【2】叶子祥.“绿色通道”引流动党员“归巢”创业[J].当代广西,2020(16):54.
编辑:王君平
二审:陈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