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湖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5-01-12 发布来源: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将湖南省构建成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以省级行业性重点工程为带动,以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建设为依托,以服务湖南经济快速发展、解决当前交通运输带有共性的实际问题为核心任务,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统一标准、协同建设;统一框架、分步实施;统筹资源、互通共享;示范引领、分类指导”的建设方略,积极推动建设“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智能处理”的智慧交通,在公路水路建养管运和安全的区域协同监管以及现代物流、公众出行、城市客运等公共信息服务深化信息化应用,全面提高行业管理的决策和调控水平、安全应急快速处置水平,促进智慧交通在实现湖南综合交通、两型交通、阳光交通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基本原则

  l审视定位,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l共享资源,协同业务,统筹标准

  l民生为先,注重实效,提升服务

  l示范引领,分类指导,理念创新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基本建成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监测体系、信息传输网络、和交通数据资源体系,全面提升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在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现代物流、公众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初步形成和谐完善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环境,逐渐形成“透彻的监测感知、全面的互联互通、智能化分析决策、人性化公共服务”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格局。在“十二五”末,初步建成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促进实现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政务管理现代化、业务管理精细化、应急反应快速化、公众服务人性化,促进全省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发展,助推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和实现。

  二、主要任务

  按照总体目标,确定主要任务为构建一套基础支撑保障体系、深化八大业务管理领域应用、建设四个综合应用系统、完善内外两大门户、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简称“1842”信息化框架,见下图。

  三、建设重点

  按照“1842”信息化框架的主要任务,湖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时期的工程定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分为十三个建设重点工程。

  (一)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智慧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工程)将构建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发展体系,为规划、建设、发展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事业提供基本保障。

  到2015年底,实现交通办公固定场所信息网络覆盖率大于85%;利用云计算的架构,搭建全省交通行业数据资源支撑平台,实现省级行业核心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建成率达到100%。

  (二)基于湘通卡的混和收费系统工程

  本工程属于综合交通试点工程,工程内容涵盖公路车辆运行收费和城乡客运一卡通收费。

  到2014年,以感知技术和智能识别为基础、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建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与乘车一卡通清算中心,乘车一卡通清算中心高峰小时清算交易笔数不小于200万。到2015年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覆盖率达到60%,用户数达到20万。长株潭城市群乘车一卡通发卡率达到30%。

  (三)长沙霞凝港综合货运枢纽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试点工程

  本工程系综合交通试点工程,工程范围包括多种运输方式的集装箱物流信息化。

  到2014年港口RFID应用率大于40%,实现对集装箱运输供应链的智能化、可视化监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满意度大于70%。

  (四)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试点工程

  本工程系综合交通试点工程,工程范围涵盖重点物流企业、多种运输方式、综合性的物流平台的整合。

  到2015年,通过采用SOA技术,建设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重点物流企业交通物流信息交换率达到80%以上。

  (五)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工程

  本工程服务于公路管理,既包括高速公路也包括普通公路的国省干道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

  到2015年,通过加强新型传感器的布设,建立完善路网运营效率评估、协同运行服务体系,建设路网实时监管与反馈控制平台,实现重点公路基础设施监测覆盖率70%以上,国家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站建成率80%以上,Ⅰ、Ⅱ类治超检测站联网率100%,智能传感器应用率30%以上。

  (六)道路运输三级协同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工程

  本工程服务于道路运输管理,工程涵盖省、市、县三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协同业务管理系统。

  到2015年,道路运输业务网上办理率达到100%,二级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率超过80%以上,全省道路运输运力基本实现智能调配。

  (七)水运航务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工程

  本工程服务于港航水运管理、海事管理。工程涵盖范围全省港航管理、水运管理、海事管理三大业务管理系统。

  到2013年,通过加强新型传感器的布设,实现重点水路基础设施监测覆盖率70%以上,船舶管理“一卡通”覆盖率85%以上。

  (八)长沙机场地区综合客运枢纽管理与服务信息化试点工程

  本工程属城市交通试点工程,工程涵盖包括机场、地铁(轻轨)、长途客运、公交、出租汽车的综合客运枢纽信息化。

  采用以数据挖掘、云计算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数据综合处理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多种运输方式管理和运营信息的交换,实现枢纽内不同交通方式的协同运转、高效衔接,提高旅客换乘效率。到2013年实现试点枢纽客流有序组织时间小于5分钟,信息服务满意度大于70%。

  (九)交通行业政务服务系统工程

  本工程服务于行政办公管理及交通科技资源共享,工程范围涵盖全省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电子政务和交通科技资源共享。

  到2012年底,通过采用SOA技术,完善和推广政务服务系统,力争达到行政办公信息化覆盖率100%,行政许可在线办理率80%。

  (十)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工程

  本工程属于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重点推进的四个综合应用系统之一,主要是应用多种服务形式为公众提供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到2015年,为公众提供互联网、服务电话、手持PDA、广播、电子显示屏、动态情报板、电视视频、出租汽车自动预约叫车等多手段出行服务,大幅度提升公众对出行服务满意度。

  (十一)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信息系统工程

  本工程属于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重点推进的四个综合应用系统之二,工程内容为建立一套覆盖全省的信息化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的指挥体系。

  通过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和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应急处置效能。到2015年实现重点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监控率达到70%;重点运营车辆动态定位跟踪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重点船舶动态定位跟踪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对交通应急事件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十二)交通市场信用与建设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本工程属于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重点推进的四个综合应用系统之三,工程涵盖交通建设市场、道路水路运输市场诚信管理,交通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交通建设质量安全信息管理。

  到2014年,信用信息对外服务满意度大于70%,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单次平均送达时间小于5分钟,安全监管到位率有显著提高,质量数据受控率明显提高,形象进度与建设产值准确度显著增强。

  (十三)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工程

  本工程属于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重点推进的四个综合应用系统之四,实现对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态势的综合分析处理,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到2014年完成系统建设,全部实现报表自动提交,到2015年信息系统对宏观决策支撑率达到90%。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为组长、分管信息化工作副厅长为副组长的湖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导小组,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充分发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信息化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支持作用,避免落入“重规划、轻落实”误区。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建立与地方政府、民航、铁路、公安等其他行业的沟通协作机制,形成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和协调联动。

  (二)建立完善信息化制度

  结合《湖南省信息化条例》的修订,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项目立项前置审查、预算审核、建设监理、竣工验收和运维管理等制度,在信息化项目的前期工作以及设计、实施阶段引入信息咨询和监理制度,开展项目绩效考核,提高信息化投资效率,防止重复建设。

  (三)落实资金渠道

  建议采取财政资金筹措的方式将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坚持“中央给、财政投、银行贷、社会筹”的交通筹融资基本格局,按照“普通公路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基础、高速公路投资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内河航运以多元化投资为基础;公共交通投资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主;现代物流以政策性引导资金为导向”的基本投融资模式,着力建立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融资体系,鼓励民间资本、社会法人资本和外国资本以适当的方式进入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

  (四)加强人才和技术引进

  发挥湖南省信息产业和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引进行业专业人才。加大对国内外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发达省份的建设经验,直接引进先进技术或者采取“边吸收边创造”的建设策略,为湖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强化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的信息化法律、法规、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抓好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把握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需求,又具备信息化精湛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

  (六)创新技术和运营

  可以积极试点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如在综合运输、运行监测等领域示范应用使用物联网技术来进行系统实现;将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进行平衡,着力推进出行信息服务借助市场机制来实现。在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和运营模式的同时,提高行业信息化人员面向新技术、新模式的管理能力;积极推进工程方法和科研方法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模式;加强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的引入,选取相对成熟的先进技术采取试点和示范的方式与信息化工程建设有机融合,保证整体发展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重点公路基础设施监测覆盖率:对高速公路和国省公路干线重要路段、特大桥梁、长大隧道、大型客货运枢纽的运行状态、环境、气象等进行动态监测的比例。

  重点水路基础设施监测覆盖率:对千吨级航道、危险品码头、集装箱码头和通航枢纽的运行状态、环境、气象等进行动态监测的比例。

  重点营运车辆动态定位跟踪监测覆盖率:长途客车、客运包车、城市公交汽车、出租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安装卫星定位并实现动态位置信息上传的比例。

  重点船舶动态定位跟踪监测覆盖率:200吨以上客渡船、旅游客船、高速客船、滚装客船和危险品运输船安装AIS并实现动态位置信息上传的比例。

  国家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站建成率:按照《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要求建成比例。

  Ⅰ、Ⅱ类治超检测站联网率:全省I、II类治超检测站信息联网的比例。

  智能传感器应用率:在基础设施健康状态、物流仓储及配送、工程质量安全及人员管理、身份验证等领域应用智能传感器采集信息占终端信息采集量的比例。

  省级行业核心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建成率:公路、航道、港口、营运车辆、船舶、经营业户、从业人员、建设项目数据库建成的比例。

  交通办公固定场所信息网络覆盖率:省厅、厅直单位及其下属单位、市州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的交通专线连通比例。

  外场终端的无线宽带网络接入率:非有线的各类外场监测设备、信息服务终端接入无线宽带(WiFi)网络的比例,如普通公路、场站、港口、码头监控设施,车辆终端等。

  行政办公信息化覆盖率:日常办公以及人事、财务、党务、监察、工会、老干等信息化比例。

  核心业务领域信息化覆盖率:公路管理、道路运输、水运航务、质量管理等信息化比例。

  全省交通运输管理机构信息化发展责任到位率:省厅、厅直单位、市州交通运输局信息化专业部门的配置比例。

  信息系统对宏观决策的支撑率:信息资源以及应用系统对行业经济运行和宏观决策的支撑程度。

  交通应急事件平均响应时间:从接警开始到反馈到相关部门接收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行政许可在线办理率:省政府要求36项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可以在网上办理的比例。

  每月公众服务热线反馈率:通过呼叫中心处理反馈事项数占受理呼叫总数的月平均值。

  高速公路ETC覆盖率:具有ETC车道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数量占高速公路收费站总数比例。

  乘车一卡通发卡率:发行一卡通乘车卡的数量占公交出行人口比例。

  出行信息服务覆盖率:能够享受到出行信息服务地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比例。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成率:通过系统提供服务项目占交通运输服务项目总数的比例。

  信息服务满意度:通过抽样调查,群众对享受到的交通信息服务持满意态度的比例。

  重点物流企业交通物流信息交换率:能够实现物流信息相互交换3A级以上物流企业数量占总数的比例。

友情链接

主办:衡阳市交通运输局  地址:衡阳市解放大道27号 技术支持:衡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联系电话:0734-8868382  邮编:421001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