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科技局
您好!今天是

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综合报告

来源:政策法规科 发布时间:2021-01-15


省人社厅:

为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配合全省继续开展引进100个科技创新人才工作,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注重统筹协调,全面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

一、基本情况

  自湘人社函〔2020〕54号文件下发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成立专班,逐月调度,截至8月底,我市共签约11人,到岗11人,其中全职引进5人。

二、工作成效

1、衡阳智电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汪先锋,男,49岁,高级工程师,董事长、总裁)全职引进。合作项目: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成效:2018年,任衡阳智电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当年取得的新能源客车资质,当年实现超2亿元的销售收入,实现利税80万元。

2、湖南中部芯谷科技有限公司(胡封林,男,63岁,硕士,研究员)全职引进。合作项目:光纤陀螺系列芯片研发。取得的成效:目前三颗光纤陀螺用芯片都处于样片阶段,其中PD100前置放大器芯片样片已通过测试,马上批量流片;ODC光源驱动芯片批量流片中;DG612高精度模拟开关芯片批量流片中。三颗芯片均是"卡脖子"工程,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PD100国际领先,ODC、DG612国内先进。

3、湖南大合新材料有限公司(王跃,男,62岁,博士,高级工程师)全职引进。合作项目:碲锌镉晶体的研发与产业化。取得的成效:产品研发完成,项目建设中,预计项目建设达产后, 将对解决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国防安全的"卡脖子"问题起到关键作用,并促进我国新材料、高性能红外探测器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可大幅度提升湖南省半导体新材料的生产制造能力, 拉动湖南省特种功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增强湖南省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

4、衡阳华灏新材料有限公司(刘河洲,男,54岁,博士,教授)全职引进。合作项目:MPI(改进的聚酰亚胺材料)和超波泡沫金属材料。取得的成效:前期建设与装修工作已基本完成,主要设备已入场并进入调试阶段,相关材料的配方与工艺已申请专利十余项,其中5项已受理。

5、湖南率为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宋来亮,49岁,博士研究生,讲师)全职引进。合作项目:高精度光纤陀螺及光纤惯性导航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取得的成效:已进入生产阶段,完成部分场地建设及配套设备采购,并已建成两条光纤陀螺的生产线,可以完成光纤陀螺的小批量生产。


6、湖南矽茂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于洪宇,男,44岁,博士,教授)柔性引进。合作项目:80V高压多芯片SIP封测技术的研制与应用。取得的成效:项目预计2021年正式研制完成,本项目研制完成并实现产业化后,预计达到上亿只/年的生产能力,将产生年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的直接经济效益,预计不少于新增利润300万,预计项目将上缴税收200万元/年。该项目将有效的弥补我国内地尤其是中部地区高压多芯片SIP封测技术的缺陷,推动高压多芯片的封测技术的发展;有助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推动衡阳社会向科技型、智能型转变。

7、衡阳思迈科技有限公司(卿玉长,男,35岁,博士,副教授)柔性引进。合作项目:手机5G天线材料。取得的成效:目前处于实验前准备阶段,资料收集和物资筹备完成。收集了国内外固晶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确定固晶胶需要达到的各种参数,汇总了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并针对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形成初步的实验方案,完成设备、物料、生产环境等各种资源的筹备。

8、衡山科学城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立京,男,46岁,博士研究生,教授)柔性引进。合作项目:光学精密探测成像技术领域、光学惯性器件及导航控制系统。取得的成效:目前进入生产调试阶段,生产场地已建设完成,生产设备采购完成并已完成设备的基本调试。可以进行小批量的检测任务的开展,通过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进完善。

9、衡阳光纤技术产学研管理有限公司(刘洪斌,男,49岁,博士研究生,研究员)柔性引进。合作项目:检测、计量设备研制及已有检测、计量设备标准化。取得的成效:完成光纤陀螺和惯导系统测试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软件流程及器件选型。

10、湖南华庆科技有限公司(肖敏,女,35岁,博士)柔性引进。合作项目:关于3D纳米光学纹理材料项目。取得的成效:正处于样品测试阶段,已研制出可同时满足玻璃、塑胶两种基材贴合的纳米纹理膜片基材,目前初步测试均可满足膜片装饰加工制程,单品测试性能满足。

11、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宋伟刚,男,57岁,博士,教授)柔性引进。合作项目:大型带式输送机动力学设计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取得的成效:发明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专利号:ZL 2007 1 0012148.7)专利技术在我公司成功应用后,年创效2200万元;主导开发的"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软件和动态分析软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通过"产学研形式"在10多个工程项目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创效在3000万元以上,其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被收入相关的设计标准。

三、主要做法

一是设机构。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重点产业办公室,专门负责落实5个"100"工作整体协调推进。

二是聚合力。统筹组织、人社、科技等部门的人才力量,构建多部门参与和支持、激励到位、保障有力的横向工作体系,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树品牌。实施"万雁入衡"行动计划,放大人才集聚载体优势,充分挖掘衡山科学城、松木经开区等人才集聚中心载体的优势,从"短期引进"向"长期使用"和"永远扎根"转变。

四是转思路。探索多元化引才途径,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单位和个人参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工作,开展与猎头机构、校友会、海外社团第三中介机构合作。

五是勤调度。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每月进行一次调度,进一步掌握引才工作进展。

六是强督导。积极协调市产业办、发改委等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深入各单位开展100个科技创新引才督导工作,助推引才取得新成效,确保目标落实着地。

四、存在的问题

(一)引才难。由于我市地处内陆,高新产业不够发达,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在引才政策上与发达地区也有一定差距,在引才工作上存在先天不足。

(二)留才难。我是引才单位均属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大都处于发展阶段,而科技的投入产出见效较慢,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开展人才争夺战,发达地区的发达产业对人才吸引力比较强,许多企业面临着引进人才后难以留住人才的局面。

(三)工作难。部分用人单位眼界较狭窄,引才热情不够,重视度不高。同时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够强,这也对我们引才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以实施"万雁入衡"行动计划为契机,进一步破解人才引进难点堵点问题,完善引才政策制度。

二是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统筹组织、人社、科技等部门的工作力量,协同配合抓引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是进一步做强人才品牌。重点抓好衡山科学城、松木经开区等优势企业、高新企业的人才引进工作,打造人才高地,聚集一批优质人才。



                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9月23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