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南县民政局发布时间:2018-04-19
2018年衡南县民政工作充分发挥“保障民生、发展民主、维护稳定”的基础作用,力争在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在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进展,在提升服务水平上有新突破。
(一)要建设“民生民政”。就是要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健全政策制度、丰富服务内涵,维护好、发展好、保障好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为全县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拓宽工作空间。民政部门是代表党和政府在做“善事”,我们要充分认识民政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核心要义,千方百计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
(二)要建设“创新民政”。就是要推动关于民生民政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必须要树立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民政事业创新发展。要推动民政工作制度化,加快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机制、退役士兵安置制度、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养老服务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重要改革事项,创新建立结构严密、运行顺畅的工作制度体系,使民政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推动民政工作社会化,充分发挥主管基层群众自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的优势,把大力培育发展公益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作为创新取向,动员、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要推动民政工作标准化,注重将标准化理念和方法融入民政工作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要建设“智慧民政”。就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推进信息系统向集中、动态、关联转变,推进服务向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发展,为全县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开辟快速通道。要推进民政信息数字化,在全面梳理完善民政系统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分类建设专业数据库,为准确掌握情况、跟踪督导落实提供有力支撑;要推进信息系统一体化,优化整合防灾减灾、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公益慈善等信息系统建设,构建数据统一、功能整合、覆盖全面的民政数字化平台;要推进民政服务智能化,将民政信息平台上下延伸,达到部门和同级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个性化服务。
(四)要建设“法治民政”。严格规范行政审批和执法行为,坚持依法审批,编制服务指南规范,优化行政审批操作流程。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动民政工作规范运行。要明确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落实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强化执法监督管理。要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法治培训教育,严格规范开展行政执法,打造一支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民政执法队伍。
(五)要建设“文化民政”。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民政行业文化价值内涵,强化组织领导和规划引领,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宣传“民政好人好事”,深挖民政事业中典型的优秀文化精髓。融入生活,转化创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全县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凝聚精神资源。(黄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