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地名办发布时间:2016-04-12
根据省、市关于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建制村合并工作的要求,衡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新思路,扎实稳妥,效果明显。至2月底,该县全部完成并村工作,全县319个村减少191个,比衡阳市下达的任务数多合并39个村。减幅率达到59.87%,位居全市前茅。
一、主要做法
(一)精准熟读政策。建制村合并工作政策性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踩红线” 。因此,该县从一开始就注重把政策搞准,全县动员会上组织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省、市、县的工作方案、工作基本流程、政策解读等相关条例、法规,为圆满完成合村工作不走样变调,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二)扫除思想障碍。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思路通与不通,乃合村的首要环节所在。该县、乡两级干部通过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全面走访和深入调研,充分统一了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使他们充分认识本次建制村合并工作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村级经济总量、降低管理运行成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为合并改革工作扫除了思想障碍。
(三)反复斟酌方案。在制订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该县多次修改,反复斟酌,坚决做到布局合理、周密、细致。
要求各乡镇本辖区内以村为单位成建制整体合并,可两村成建制合并,或多村成建制合并,不进行拆分合并,不搞跨乡镇行政区划的建制村合并;以拓展发展空间和优化公共服务为基础合理布局。一是工业相同优先合并,如该县工业密集和矿产、旅游资源较丰富的东湖镇、白果镇、岭坡乡等乡镇,对工业、矿业、旅游资源相同且又相邻的村实行优先合并,以强带弱、以点带面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扩大产业对接。二是产业相近优先合并,对传统种植经济作物、特色养殖联片的村加大融合力度,合并后将突出重点农业特色。如该县萱州镇将有传统种植西瓜成片的村优先合并,长江镇将养殖湘黄鸡上规模的几个村合并,店门镇将种植席草的村就近划片优先合并,如此等等;这些种养产业相近村之间的合并将为该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交通便利优先合并,如该县开云镇、永和乡、福田铺乡等乡镇对境内及沿线的武广高铁、107国道、314省道、湘江沿岸相邻、相近的村优先合并,真正从地域上实现无缝对接,为中心小城镇建设的充分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四)严格执行程序。建制村合并各项程序非常严格,而在这些具体的程序规定当中,最难的地方在于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表决通过。为此,该县依法采取有效表决方式通过合并方案,即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下,上门入户征求群众意见,并签字认可,力争入户率和群众签字率做到两个100%。目前,从签字同意率来看,最高的村达到了100%,最低的也在90%以上,整个过程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五)加强责任措施。县、乡两级相应成立建制村合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督导组。负责全县并村工作的政策宣传、业务指导、督促检查、矛盾化解和信访维稳等责任,并严格要求县、乡两级驻村工作组对所驻村合并工作负责到底,对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合并改革工作或因工作不力引发集体上访,造成负面影响的要严格问责,从而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了建制村合并改革工作的责任、担当意识。
(六)落实奖扶机制。该县要求县直各单位、各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并村工作。对合并后的村和社区要在项目、资金上予以更多的倾斜支持。要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尤其是中心村的村卫生室的配置以及村小学、中心校区改扩建等项目工程,要尽量往合并后的新村倾斜。其次是县财政要积极安排奖补资金,对各乡镇按指标任务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每合并一个村,奖补4万元,每多合并一个村,在原奖补基础上增加2万元的奖励标准,考核验收后及时专项拨付给各乡镇,以保障并村工作扎实、平稳推进。
(七)扎实开展工作。整个建制村合并过程当中,做到了目标明确、工作到位。一是加强宣传,正确引导。通过媒体宣传、上门宣讲、橱窗造势、张贴横幅标语等形式,把“三个不变和五个有利于” 贯穿其中,从政策上给村干和老百姓吃下定心丸。二是摸清动态,消除隐患。县、乡两级工作组走访调研群众73000余户,消除和化解关于村级债权债务,新村选址、命名,以及原村干去留、待遇等各类影响合并的争议、隐患30余起,确保了合并工作顺利进行。三是选准干部,配强班子。按照规定,建制村合并后,各新村要设立过渡党组织和村委会筹备小组,在与原各村主要负责人深入沟通思想、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政策规定的职数,及时配齐了各新村两套班子的所有成员,新村干部一律实行值班制,以确保工作不脱节,群众办事能找到人。
二、主要成效
(一)合并后的村实现了合理设置。合并前,该县共有319个建制村。按照衡阳市委下达的任务指标数,需减少153个村;合并后,该县共有127个建制村,减少了192个,超过了市里的任务数39个,减幅达59.87%,村干职数减少322人,县财政仅村干工资、村级办工经费两项就节减700余万元。
(二)合并后的村实现了平稳过度。该县自建制村合并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尤其是在完成合并和产生临时支部及筹备委员会两套班子至今,全县大局平稳,未发生一起因合并而引发的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未出现一例因村干部没有满足任职要求而闹情绪拒不配合工作的情况,实现了新村的平稳合并。特别是春运期间,全县在高铁、国道、航运保稳定、保畅通方面,部分新村临时班子在坚守值班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联合交管部门及时处置、化解交通隐患60余起。再如合并后的全县各乡镇人口集中的新中心村干部克服严寒,春节期间每天派人上街值守,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疏导交通,井然有序。全县城乡各主要街道没有因为人流、车流集中而造成交通拥堵,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扬。
(三)合并后的村实现了初步融合。从正式合并至今,全县各新村两套班子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正在实现合并村之间的初步融合。如各新村班子成员利用传统新春佳节的时机,互相到原村的党员、组长家中拜年走访,一方面使村组干部、党员之间互相熟悉和融洽感情,另一方面也为下步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各新村班子都已责任上肩,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共谋新村新年工作规划,齐商新村未来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