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民政局办公室发布时间:2015-03-23
3月17日是第九个国际社会工作日。当天,我市组织开展的首个全国性社工主题宣传活动——衡阳市2015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周在莲湖广场正式启动。
对不少市民来说,他们都曾间接或直接地接触过社会工作者,但对于“何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有何作用”、“社会工作者究竟是做什么的”却又不甚了了。目前,衡阳的社会工作发展情况怎样,未来这项工作还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一系列疑问,记者专访了相关专家。
社会工作者比志愿者更专业
何为社会工作?对城市、社会的发展来说,它的存在又有什么作用?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坚持“助人为乐”宗旨,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因此,可以说,社会工作的发达与否是衡量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而说起社会工作者,人们很容易将他与志愿者(义工)相等同,但严格来说,两者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首先,社会工作者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进行助人活动,而志愿者只需秉持爱心,可以没有专业技巧;其次,社会工作者有一套伦理准则和价值体系,而志愿者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再次,社会工作者是专职帮助别人的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职业,他们通过为别人服务而得到报酬。而志愿者则是为别人义务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
简言之,社会工作者是一种职业,相较于志愿者(义工)而言,他们更为专业!
未来五年,我市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巨大
据悉,近年来,我市社会工作初步完成了顶层制度设计。截至2014年年底,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其中,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168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无到有,已增长至16家。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从民政社会服务向社区矫正、精神卫生、教育辅导、青少年服务、职工帮扶等领域拓展。
虽然收获了不少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社会工作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2013年,我市制定下发了《衡阳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其中,预计到2020年,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将增加到5500人以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到400家。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大多活跃在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领域,并开始逐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领域扩展。
根据我市到2020年发展400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规划,那么未来五年,我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口将在2000人左右。政府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将有力地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就业。
我市社会工作发展将寻求“四项突破”
据了解,下一阶段,我市将在加强宣传扩大认知、健全体制完善政策、加强社会工作人员培育、壮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四个方面上寻求突破,形成全市社会工作发展的合力。
我市将在广泛运用各种媒体,介绍社会工作基本知识,宣传社会工作者就业前景,以获得社会的关注、认可的同时,着手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协调组织推进全市的社会工作;建立衡阳市社工协会,初步形成社会工作行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紧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办法》等一系列基础性政策文件;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和岗位开发;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政策;建立社工薪酬保障机制,落实社工人才的社会保障政策;健全行业管理制度、完善登记注册制度。
与此同时,通过将各部门、企业中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培养转化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途径,来加强对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强扶持力度,推动对社工服务机构的孵化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