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月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显著偏少,空间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多。月内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上旬初期,中旬前期和中旬中期;月内出现了轻度高温热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
一、本月农业气象条件概况 1、气温:全市各县(市)的月平均气温分布呈现西高东低。月平均气温维持在27.4~28.2℃,较历年同期偏高0.9~1.8℃,平均与历年偏高1.3℃。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7.0~38.2℃。
图1. 6月平均气温距平图(℃)
2、降水:本月全市各县(市)的降水量显著偏少,月降水量为20.0~128.8mm。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5.2 mm,较历年同期偏少64.1 %。全市各县(市)降水均偏少,除常宁市和耒阳市外,其他地区均偏少50%以上,其中衡阳市显著偏少88.2%。
图2. 6月总降水量距平图(%)
3、日照时数和雨日天数:本月全市日照时数为194.9小时,较历年偏多32.1%。全市平均降水日数为13.5天,较历年偏少3.7 %。
图3. 6月日照时数(hr)
二、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
本月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3日、10~12日和14~16日。6月雨日偏少,日照充足,对早稻灌浆和和一季稻的分蘖有利;此外,高温高湿条件,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1)双季早稻:处于孕穗至灌浆期。6月下旬,出现了高温天气,易造成“高温逼熟”。
(2)一季稻:月内处于返青分蘖期,晴好天气对分蘖有利。
(3)双季晚稻:6月中下旬双季晚稻开始进行秧田的播种育秧工作,月内处于播种-出苗阶段。6月下旬晴好的天气利于晚稻的出苗,出苗情况较好。
三、七月天气预测及农事建议
7月,双季早稻处于灌浆成熟期,适宜的天气条件可以增加千粒重,增加产量。双季晚稻处于移栽、返青、分蘖期,是形成大田基本苗数的关键时期。衡阳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月内主要降水过程有四次,分别出现在1~4日、9~10日、21~23日、26~28日。根据历年作物生长规律和7月气候预测,提出农事建议如下:
1、7月为高温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要以水控温,增加田间湿度,预防“干热风”的危害,防止早稻高温逼熟,影响产量。
2、双季早稻收割、晚稻莳插是七月农事活动的重点,要抢天时、抓地利,做好“双抢”工作。同时,要做好晚稻的秧田管理,视苗情长势适时移栽;加强一季稻肥水管理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3、7月我市逐渐进入高温少雨天气,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搞好蓄水保水工作,为后期农业生产准备充足的水源,科学用水,确保防汛抗旱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