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农业工作 >  智慧农业 > 

科技赋能蒸湘智慧农业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07-29文档来源:蒸湘区农业农村局

 

走进蒸湘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除了长势喜人的蔬菜,科技感十足的配套设施让人印象更加深刻。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配套了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根据棚内温度调节,自动放风;定位监测与智能精准管理系统,通过无线远程控制开关,直接控制水肥管理;种植数据系统,依托大数据联网,实现蔬菜管理数据实时回传。机械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这里得到广泛应用,让农业生产走向了“现代化”。


蒸湘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近年来,蒸湘区始终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原则,通过“典型引路、政策扶持、产业依托、科技创新、品牌经营”等手段,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在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蒸湘区率先在全省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000亩,配套高标准日光温室、连栋大棚(配套自动开窗、卷帘和外遮阳自动开合系统,风机、水帘降温设备,自动控制柜,实现自动化操作)30余座、100000余平方米,标准化预冷设施3000余立方,水肥一体化设施面积2000亩,智能物联控制系统、大数据管理系统3套,农产品冷链流通系统2套。目前,基地基本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产业链条完整、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周边乡镇,带动农户2000余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并将数字信息作为农业新的生产要素应用于基地,改变了田间地头的传统劳作方式,使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让农户实实在在看到数字农业的效益,有效解决农村老人、孩子留守造成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规模化、数字化、科技化的共同助力下,提高了种植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让蒸湘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政策扶持——促提升

蒸湘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坚持把发展智慧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将推进名、优、特果蔬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并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出“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组团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思路,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基地建设工作。出台了《蒸湘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奖补办法》衡蒸办发〔2021〕12号文件,在给足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基础上,加大了对智慧农业的奖补力度,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各农业企业主体发展智慧农业的积极性,推动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蒸湘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整体投入3000余万元,其中整合国家、省、市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区级奖补资金300余万元,金融贷款投入1500万元等。突破了单个资金不足的瓶颈,将设施农业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区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目前,智慧农业正逐步成为蒸湘现代农业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增长极”。

科技创新——增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则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最直接力量”,农业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着力提升设施水平。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种植设施设备,全面推广丘陵地区适宜农机具。目前,基地已引进了豆芽菜工厂化生产机械、全自动蔬菜烘干机、耕地机、轨道车等一大批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设施设备,蔬菜耕种收农机综合应用率达到了55%以上。

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力度基地推广“潮汐育苗、嫁接育苗、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构建了与湖南农大、省、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和技术支持体系,基地科技贡献率达到85%以上。

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区农业农村局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1600余人次。并结合“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将培训重点放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同时,还聘请省市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为农户授课,给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持。


雨母山镇临江智慧农业片区的蔬菜大棚


在雨母山镇临江智慧农业片区,一个个规范化的蔬菜大棚内,冰草、田三七、紫背天葵等特种蔬菜相继成熟,生机盎然、郁郁葱葱……过去,只能在春季生产新鲜的特菜,如何在冬季生产出新鲜的特菜一直是个技术难题。现在通过科技专家、农技人员的指导,应用推广设施农业反季栽培技术,冬季已成功生产出冰草、苦苣、芝麻菜、紫背天葵等多种特菜,基本上实现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基地所栽培的特菜亩收入达到3万余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发展特菜反季栽培面积500余亩,成为省内闻名的特菜生产基地。

呆鹰岭镇土桥智慧农业片区,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种植的反季辣椒、礼品西瓜、甜瓜、水果黄瓜、草莓等,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科学管理,品质优良,所产西、甜瓜色鲜、味美、皮簿,深受消费者青睐,售价是正常季节普通辣椒、西瓜的几倍,大棚年均亩收入高达3.5万元,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以往种田常常要靠天收获,现在更多的是依靠科技。

三产融合——谋发展

蒸湘区是201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蔬菜生产大县(区),具有雄厚的蔬菜产业基础,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推行标准化。制定了20余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覆盖基地90%以上产品,全面建设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基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

推行品牌化。大力推进基地绿色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目前基地已认证“二品一标”农产品12个,湘江源公用品牌企业3个,涉农商标8个,“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4个。

推行市场化。除在“产”上下功夫外,还在“加”上想办法,在“销”上做文章,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加工企业,大力推进产地市场和集配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推广“新型经营主体+直销店”、农超、农餐、电商平台对接,订单生产率达到80%以上。大大降低基地的产品滞销风险,使智慧农业发展推动了全区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基地已实现水肥一体化设施全覆盖,通过智慧农业系统投入使用,不仅实现风、电、光、水、肥等自动化管理,还能“自主”应对恶劣天气,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只要点开手机里App,蔬菜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一目了然,还能实时查看蔬菜生长情况。“我们只需在App上提前设定好参数,智慧农业系统就会根据参数实施自动浇水、施肥等系列栽培技术管理,基本不用人工照看。”以棚内温度为例,当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大棚内的风机会自动开启,棚顶外遮阳板自动打开,四周水帘窗自动启动,让棚内迅速降温。小型气象站的应用,能提前预警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并自动关闭天窗、外遮阳板等。水肥一体化系统、运输轨道系统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目前,基地年新增蔬菜产量2000吨,新增效益1000万元,较露地栽培收入翻了几番。对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全区乃至全市智慧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蒸湘的锦绣大地上,智慧农业正在绘就美好的蓝图。蒸湘区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新突破。坚持全力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供稿 蒸湘区农业农村局刘巧兰)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开发区祝融路46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