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衡阳市农业委员会2016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6-03-04文档来源:衡阳市农业委员会

 

  2016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努力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

  1、提升粮食产能效益。按照提升产量、提质产品、提高效益的思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制”。配合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设好8万亩高标准农田。开展“百千万”绿色高产创建梯级示范工程,完成创建面积200万亩以上,发展优质稻350万亩、超级稻300万亩。完成集中育秧可插大田面积150万亩,推进再生稻、粳稻优质高效示范片创建。大力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培育新型种粮主体,确保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320万吨以上。

  2、培优经作产业。着力优化蔬菜、茶叶、水果、油料、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厚植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牢牢守住本地菜70%自给率底线,稳定蔬菜播种面积在193万亩以上,城区新建高标准蔬菜基地1000亩以上,重点建设石鼓区角山、蒸湘区雨母山、珠晖区茶山坳三个万亩片蔬菜基地,指导抓好衡南县2万亩西(甜)瓜,衡阳县1万亩西(甜)瓜,衡山县1万亩早白薯,衡东县2万亩黄贡椒,祁东县16.5万亩黄花菜、5万亩姜芋,常宁市3万亩无渣生姜,耒阳市2万亩白菜,中心城区10万㎡食用菌等8大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完成烟叶种植11.5万亩、收购25万担以上。发展茶叶产业,举办“2016中华茶祖节·南岳祭茶大典”,实施园艺“三品”提升行动,改造老果茶园3万亩,新建良种苗木繁育基地700亩,新扩果茶园4万亩。调整棉区种植结构,调减棉花种植6万亩(改种水稻3.5万亩、旱粮0.5万亩、其它经济作物2万亩)。

  3、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推动养殖区域向适宜区转移,养殖结构向草食动物和高效水产调整,养殖方式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和种养结合转变。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为核心,创建部省市三级示范场15个以上,推进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推进牛羊良种繁育与品种改良,抓好国家肉牛能繁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和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的实施。抓好衡阳县全国渔业示范县建设,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建成标准化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2个以上。

  4、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重点支持九龙生态循环农业园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祁东县、衡山县、衡东县“稻田综合种养”省级试点示范,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

  二、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5、完善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十三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构建十大农业产业体系,稳定发展粮食产业,转型发展畜禽产业,整合发展油脂产业,集约发展林木加工业,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壮大发展茶叶产业,提质发展中药材、特色水果、特种水产和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今年在休闲农业、茶叶、油茶三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支持华夏湘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衡阳农业的新亮点。

  6、振兴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十大产业,打造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建立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和加工园区,力争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培育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1-2家,扶植10大领军企业、30个成长型企业和20个特色产业园。实施“五五工程”,即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农业(农林)局长等5人,每人主抓1个产业、1个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1个新增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个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原料供应基地、1个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

  7、加快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田艺术景观、休闲养生基地、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统筹利用示范园区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鼓励城郊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8、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农产品为重点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构建以批发市场为龙头、田头市场为一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支撑平台,推进电商平台与农业生产基地对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网络平台开展农产品销售。积极引进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创建20户电子商务示范商户。

  9、积极发展休闲农业。选择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客源优势的区域,重点创建种养业有规模、加工业有品牌、休闲观光有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村,培育休闲农业产业园区。积极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以及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特色园区)、示范农庄的创建,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税费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争新增国家星级农庄3家、省级星级农庄10家。

  三、强化科技支撑,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10、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加大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开发力度,加强地方品种保护和提质改良。抓好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和油菜产业体系基地示范,开展国家重点项目“国家三熟区耕地地力培肥和合理农作制”技术攻关。抓好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综合试验站(衡阳)项目落地,重点推进水稻、油菜、大豆等作物新品种研发和筛选,加大马铃薯栽培示范及特色水果、苗木、特种经济作物的引进培育和示范推广力度。开展筛选镉低积累品种、适应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快对地标性农产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为我市地标性农产品开拓“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撑。继续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能力建设,实施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加大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创建力度,加快核心示范区建设,确保年内顺利通过验收。

  11、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全力推进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补强水稻机育插秧、烘干、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推广低拱小棚、大棚育秧、工厂化育秧等机育秧方法,力争机插率达到28%以上。扩大油菜高密度直播技术试点范围,推广联合机械浅耕直播技术,力争油菜生产机械化达到58%。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办法,鼓励收割机加装秸秆还田装置,提高秸秆利用率。

  12、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继续抓好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项目,拓展衡阳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功能,组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百千万”工程,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重要生产基地建立200个农业生产数据智能采集点,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开通5000个“农信12316”移动信息服务终端,强化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1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管理办法和政策扶持等互相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发挥协会自律、教育培训、研发推广、品牌营销作用。创建1-2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省级示范校,创建3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农民田间课堂),培育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6000人。

  四、改善农村生态,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1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秸秆和畜禽粪肥腐熟还田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抓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农药使用总量减少4%,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190万亩以上,建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核心示范区4个。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 确保湘江两岸500米范围内规模养殖场退出后,后续监管工作不放松,加强对功能性退养场的严密监控,禁养区内严禁新建养殖场,新建3-4个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

  15、优化农村能源结构。积极开展大型沼气工程转型升级、秸秆能源化利用试点,重点做好九龙、湘泰、兴隆等8个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的申报,完成春发、思林、车头、红星等12个大型沼气项目建设。每个县市区创建1个农村能源中心服务站,切实提高沼气使用率。结合省级农村能源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打造户用沼气高效实用、小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路灯为主的清洁能源示范样板20个,推广太阳能路灯5000盏,带动清洁能源推广。

  16、狠抓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高标准完成134840亩重金属污染耕地扩面修复治理,抓好衡阳县、衡南县世行贷款农产品产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施用石灰、优化水分管理、种植绿肥、深翻耕等传统技术,恢复发展绿肥生产60万亩。积极推进耕地重金属污染加密普查,科学划分食用农产品生产适宜区和非适宜区,引导非适宜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在重金属重度污染地区探索休耕试点。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VIP技术修复试验示范,力争在稻米镉机理研究攻关、低镉品种筛选等新技术推广应用上取得新突破。

  17、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全程管控,确保主要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抽查监督农资质量,开展高毒农药及禁限用农药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质量安全示范,抓好常宁市、衡南县、衡阳县、衡东县安全示范县建设。严格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开展“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新增认证产品85个,完成47个绿色食品、15个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创建示范县1个,完成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业务培训,力争“三品一标”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8、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做好特色县域经济产业园、县域经济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工作,启动新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工程。以农产品加工振兴为主导,大力扶持188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资源,开展优质农产品品牌评选,力争每个产业集中扶持2个以上优势品牌。支持乡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实行乡镇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小城镇建设,每个县市区打造2-3个特色产业集镇、物流节点集镇、生态旅游集镇。

  19、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卫生保洁、集镇整治等十项工作,推进规范村民建房、农村“改厕”、禁止秸秆焚烧等工作。村民建房做到有规划覆盖、有审批程序、有标准图集、有绿化美化、有检查验收、有奖惩措施;协助实施农户改厕五年专项行动,年底基本完成国省县道沿线村庄“改厕”。全面启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每个县市至少完成2个以上的集镇规范化整治,力争20%的乡镇达到市级二星级文明乡镇标准。继续推行新农村建设市级领导联点制度,圆满完成省政府交办的14个民生实事项目村、42个美丽乡村和334个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整治村任务,探索“一圈一线一片”新农村示范群建设, 构建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和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

  20、全力抓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举措,切实抓好十大扶贫举措的细化、具体化,完成73725名贫困人口脱贫,年末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50元以上。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计划9246人。抓好安居扶贫工作,全面完成395个贫困村的D级危房户和无房户危房改造。抓好农村低保与农村扶贫的“两线合一”,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户进行摸底,将10万左右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提高低保标准。整合资金发展特色产业扶贫,祁东县扶持2个以上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其他各县(市)扶持1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选择2-3个有条件的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全面启动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实现扶贫放贷款额1.5亿元以上。

  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21、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启动“十百千万”现代农业发展五年工程,年内重点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抓好20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新发展家庭农场500个,培育示范型家庭农场200个;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2000名。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个,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资购销、粮食烘干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订单式”、“套餐式”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年内每个县市区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以上,每个乡镇新增家庭农场、合作社各2个以上,每个村新增种养大户1户以上。

  2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年内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衡南县、衡阳县、祁东县、常宁市、耒阳市在8月底前完成确权工作;衡东县、中心城区在12月底前完成确权工作;衡山县、南岳区在年底前完成外业工作任务。构建土地经营权流转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推广信托流转、股田制、土地股份合作等新型流转模式,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县仲裁庭、乡调解室建设,积极调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县市区各选择1个村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23、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协助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整合分散在国土、农业、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三项补贴”改革政策,将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安全作为补贴重点,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扎实推进新一轮农垦体制改革,完成100套垦区危房改造。推进各级屠宰监管机构职能划转,尽快完成移交工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协助抓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加强乡镇金融服务站建设,筹建市级农业投资公司,打造服务“三农”新平台。

  七、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三农”管理服务水平

  24、推进依法治农护农兴农。谋划好“七五”普法总体规划和年度学法用法,加大对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农业法》、《种子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条件下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步入常态化、规范化、有序化;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依法查处农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及各类农业违法案件;依法调处涉农纠纷,积极化解涉农矛盾,确保农村和谐稳定。

  25、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湘办〔2015〕9号文件精神,认真履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突出加强涉农项目的监管,抓好并村后新村的“三资”清理和财务合并工作,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抓好农民维权减负监督,推进农廉信息网络建设,打造好“阳光三农网”平台,实现“阳光三农网”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大力整治农业农村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

  26、增强综合协调和参谋服务能力。适应农委系统工作职能新要求,围绕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服务职能,加强与横向部门的沟通联系,凝聚农业农村发展合力。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研究关系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提升参谋服务水平。重点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互联网+现代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一批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总结推广农业农村发展新经验、新模式,加强综合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和农情调度。优化管理方式,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与服务。

  27、打造高效廉洁勤政机关。按照“三定方案”要求,完成机构人员定岗到位,强化机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干部履职尽责的全程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规矩意识,规范权力运行。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强绿色板块项目调度和服务。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安全高效。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抓好政务公开、文秘机要、新闻宣传、信访维稳、建议提案办理、后勤保障、老干、工会等工作。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省级文明标兵单位创建工作,持之以恒推动全市农委系统作风建设。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衡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开发区祝融路46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