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衡阳市农业局2015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5-03-13文档来源:衡阳市农业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政府一系列“三农”决策部署,以挖掘粮食增产新潜力为主攻点实现稳粮增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支撑点夯实农业体制创新基础,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关键点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着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农业改革创新为着力点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农业信息化为切入点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全力开创新常态下衡阳农业发展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335万吨以上,蔬菜总产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1%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病虫害疫情。

  三、工作措施

  1、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坚定不移地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认真组织实施《衡阳市2014-2018年粮食生产规划》,着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部门尽力抓粮向政府强力抓粮转变,层层分解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财政投入粮食生产只增不减,强化检查督促和考核奖励,稳定双季稻,提升一季稻,扩大旱粮生产,制止耕地抛荒;二是由散户兼业种粮向新型主体专业种粮转变,继续组织实施“十百千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每个乡镇新增以粮食生产为主、种粮面积1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2户以上、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合作组织1个以上,每个村新增50亩以上种粮大户1户以上;三是由扩面增粮向科技兴粮转变,大力开展“百千万”高产创建梯级示范,重点推广水稻“四双”(双季、双超、双机、双提)增产模式,县级重点抓好双季稻整建制推进乡镇及省部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乡、村要抓好千亩、百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全市完成粮食高产创建面积250万亩、超级稻330万亩以上;四是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推进土豆主粮化,扩大玉米、大豆等旱粮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优质、有机、富晒”等特色米业品种,继续组织实施湘米工程,抓好100万亩高档杂交优质稻示范和20万亩高档优质稻标准化订单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角山”、“金雁”、“绿海”等米业高端品牌。

  2、全力抓好“菜篮子”提质工程建设。实行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对城镇专业蔬菜基地实行动态监测,根据蔬菜供应人口增长和蔬菜基地减少的情况,按城镇人口人均7元预算蔬菜发展资金,扩补和改造蔬菜基地,牢牢守住本地菜70%自给率底线;以石鼓区、珠晖区创建全省蔬菜综合产业园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加快中心城区国家级、省级蔬菜标准园和县市8大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力争今年在城市大型社区建蔬菜直销店30家,大力支持美和、东飞农牧公司创建净菜配送中心,爱心觉乐、乐富创建农产品集配中心,天绿源创建蔬菜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提升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

  3、积极实施经作产业振兴行动。以省、市组织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和园艺作物“三品”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快发展茶叶、柑桔、葡萄、鲜食枣、早熟梨、西(甜)瓜、棉花、中药材等经作特色产业,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试点。力争年内完成果茶园改造2.6万亩,新建果茶园4万亩,扩建良种苗木繁育基地700亩,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品牌。切实抓好衡南、衡阳两县部级棉花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 以现代农业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为平台,开展棉花油后直播和全程机械化示范。

  4、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深入实施衡阳市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认真抓好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用水用电、绿色通道、税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工作,认真组织市级龙头企业法人代表、办公室主任、财务主管业务培训,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开展主食加工科企对接、培训交流活动;重点在粮食、畜牧、油料、果蔬、竹木、茶叶等六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席草、香料、水产品等特色产业中,重点培育10家领军龙头企业,确保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1%以上,全省小康监测指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28个百分点以上。

  5、培育发展农业新业态。一是以成立休闲农业协会为契机,加大行业整合、规范力度,认真组织实施乡村旅游质量提升与休闲农业示范创建行动,加强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力争今年再创建一批国家级示范点、星级农庄,实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零”的突破。二是以“衡阳智慧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在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主体服务的同时,积极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用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三是加快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培育冷链物流、农产品期货交易、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业态。四是提高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推进规模农产品出口基地和供粤农产品基地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抓好农业节会组展参展工作,扩大农产品外销。

  6、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并举,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源头治理,规范生产过程,力争今年全市建设高水平标准化种植基地200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0个、生产基地30万亩。二要强化全程质量安全管控。健全监管、检测体系和村监督员、组协管员队伍,配齐必要的巡查监督、检验检测等设备设施,保障监管经费,切实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三要严格农药等投入品监管。加强巡查监督,强化产地准出管理和收购、储运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四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各地监测品种和区域要实现主要食用农产品和商品生产基地全覆盖。创新监管机制,扎实开展综合监管示范和诚信建设试点。依法加强生产经营主体管理,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用体系,努力推进社会共治共建。

  7、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积极引导市农科所、蔬菜所开展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激励机制和科研知识产权交易机制试点,进一步完善超级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镉低积累农作物品种筛选与选育三大科研平台,加快研发一批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新技术新品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行动,探索精准式与多极化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努力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以衡阳现代农业示范园列入国家级科技示范园,衡南县列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契机,依托园区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实施“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战略,完成省市每年集中培训6000名新型职业农民、100名家庭农场主和100名合作社带头人任务。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结合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着力开展水稻、油菜新品种展示示范,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切实抓好主推技术、主推品种的推广应用,确保全年完成集中育秧大田面积150万亩,超级稻面积330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16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900万亩。

  8、加强农业产地环境建设。一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大力推广节地、节肥、节药、节水生产技术,继续组织实施湘江保护治理一号工程,切实抓好8个省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5个国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项目的实施,力争6个以上农业项目进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实施范围,二是继续抓好100万亩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监测的工作,进一步摸清我市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来源、种类、污染程度,同时继续在7个县市开展综合降镉农艺技术试验示范,为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依法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积极配合国土部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做好县(市)长、乡(镇)长离任基本农田保护审计,认真履行农业部门职责,开展补充耕地后续耕种培肥、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与再利用、耕地质量评定等工作。

  9、加快推进法治农业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并严格实施;强化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大力推进农业行政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完善市县两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强化基层执法,健全涉农行政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农口系统执法人员比照公检法标准拨付人员经费;进一步拓宽农业执法领域,积极开展耕地质量专项执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动植物检疫等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坑农害农行为。

  10、强力实施农业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为第一抓手,紧紧抓住国家持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工商资本加快转向农业领域、农业产业梯度转移和省委、市委实施“四化两型”“兴工强农”战略和两个“百千万”工程实施的重大机遇,认真研究国家政策,主动出击,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同时加大对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层农技体系条件设施建设、集中育秧、高产创建、职业农民培训、测土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和监管力度。力争2015年全市农业系统争取省级以上部门专项资金比上年增长15%以上,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的 86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11、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一是按照“省、市定标准,市县(经营主体)搞创建,验收达标后授牌认定,以奖代补”的工作机制,在完成省政府两个“百千万”工程任务的前提下,全面启动市本级“百企千场万名”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即从2015年起,用5年时间,重点培育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个家庭农场、10000名新型职业农民。二是着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抓好农技推广补助、科教兴村项目,提高基层农技服务水平。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鼓励安邦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在育秧、插秧、烘干、统防统治四个关键环节大力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三是认真落实惠农富农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快完善补贴对象数据库和项目库,规范资金发放程序。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12、不断增强参谋服务能力。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重点抓好产粮大县农民增收、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民、国有农场改革等课题调研,加强“三农”新闻宣传和信息舆情管理;认真总结“十二五”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绩,高质量编制好全市“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眼于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加强机关制度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要求,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政务公开和廉政文化建设; 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严格机关经费管理,抓好机关政务服务、文电办理、后勤保障、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人事、宣传、老干、工会等工作,建设风清气正、廉洁务实、高效有序的农业局机关。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衡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开发区祝融路46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