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省农委督导组深入衡阳督导防汛救灾工作

发布时间:2015-06-17文档来源:衡阳市农业委员会

 

  6月11-12日,省农委防汛救灾湘潭、衡阳督导组廖振坤一行冒雨深入衡阳,督导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进入5月份以来,衡阳局部地区出现短时雷雨暴风,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6月10日至11日,全市普降暴雨,降雨主要集中在耒阳、常宁、衡南、祁东等地,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有29站,其中,耒阳市的洲陂站降雨量达237毫米,为特大暴雨级别。截至6月12日,全市农作物累计受灾面积35.7万亩,其中水稻26.1万亩,蔬菜5.2万亩。

  针对雨季来临,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会商、调度防汛工作。进入汛期后,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7次召开防汛会商会和部署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指导防汛工作。4月8日上午,市委书记李亿龙,市委常委、副市长罗东海,市委常委、秘书长邓柯深入衡山县调研防汛工作,5月21日,亿龙书记深入梅埠桥水库、欧阳海灌区考察调度防汛抗旱工作,他要求全市上下要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严防死守、严阵以待,确保全市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月8日,市长周海兵调度部署城市防洪工作,要求各单位各负其责,认真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确保今年城市防洪安全。6月11日晚上8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专题分析雨水情和天气变化,部署下一步防汛工作,要求各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强预测、预报、预警措施,注意值班值守和防灾减灾。

  农业部门立足科学防灾减灾,加强技术指导。我委及时转发了省农业委下发的《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工作等紧急通知》、《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做好农业防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5月13日-15日,市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派出9个督查组结合第一次粮食生产督查,深入12个县市对各地落实有关防灾减灾的工作措施进行督查,并在下发的督查通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继续深入生产一线,强化指导和服务,切实落实年初提出的“八改”措施,特别是抓好以看苗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为主的早稻田间管理,并做好晚稻种子等农资的调运工作。6月9日,我委还与市气象局签订了《关于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的方案》,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气象、农情、灾情、农作物产量会商制度,提升对灾害的预警服务能力。6月10日-12日,根据我委汪维主任批示,所有班子成员迅速深入所联系的县市区督导防灾减灾工作。6月12日我委下发《关于应对当前洪涝灾害的技术意见》。各级植保植检部门积极做好农作物病虫情调查,及时发布预测预报,指导病虫害科学防控,各级农业部门共印发《病虫情报》15万余份,及时指导农户积极防治水稻稻瘟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并于4月30日,召开衡阳市专业化统防统治新药械观摩培训会,努力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

  督导组一行先后深入蒸湘区蔬菜基地,衡南宝盖、冠市,耒阳新市、洲陂、马水等乡镇查勘灾情,在充分肯定我市前期防汛救灾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同时,对下阶段防灾救灾提出了指导意见。各级农业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把农业防灾救灾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迅速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分类指导。要抓紧疏通渠道,加快农田排水,尽力减少作物损失,及时做好受灾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补种和改种;要摸清灾情规律,加强信息报送,对易受灾地区,在生产布局和作物选择上提前考虑避灾;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加深、加宽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排灌能力,尽最大努力减轻农业灾害损失。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