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衡南县:产业兴旺 小康渐来

发布时间:2020-06-02文档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办网站

 

“这里原来是属于荒山,全部是土、柴、刺”衡南县向阳桥街道朝阳村贫困户阳怀碧告诉我们。

2016年4月,朝阳村与原堰头村合并,全村有村民563户21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96人,耕地面积3400多亩,山林面积15000亩,村民经济及生活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是省级贫困村

俗话说:“靠山吃山”,要改变朝阳村经济落后的面貌,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朝阳村田少山多,土质很适合种植油茶树。如果能把村里的每一个山头,都种上油茶的话,那朝阳村的村民就等于捧着了一个金饭碗

于是扶贫工作队帮着村里成立朝阳农机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设想变成决策,分组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推进山地流转衡南县委当时也决定将该县打造为全国品质油茶第一县,采取补贴的方式优先支持贫困村创办油茶庄园,这给朝阳村油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阳怀碧也是种植油茶的受益者,2013年他因车祸导致左腿断裂,将近4年时间没法工作,靠着儿子在外地打工寄回少许生活费维持生活,平时的医疗费用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当村里得知他的情况,把他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配合医疗扶贫、产业扶贫政策,带着他种油茶、养殖湘黄鸡,现在他身体好了,收入也越来越多。

2019年底,朝阳村油茶种植面积达12000多亩,成为衡南县三大油茶基地之一,有13户贫困户27人在此就业,成功脱贫由村集体、合作社和贫困户共同出资创办的朝阳油茶庄园也初具规模,全部种上了油茶树。

光有产业扶贫还不行,还得让贫困户由“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驻朝阳村工作队探索推行了“文化扶贫+志智双扶”模式,不仅大力争取基础设施项目,改善村里的贫穷旧貌,还通过建立“扶志廊”、“光荣墙”,召开恳谈会,创作“扶贫戏”、“扶贫诗”等举措,推进扶贫扶志扶智工作,实现文化与扶贫的深度融合。

朝阳村还在基础设施、房屋改造、安全饮水、教育扶贫和产业发展等全面推进,全村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未来还将以油茶庄园为核心,以"健康养身、生态养心、保健养老"三养为理念,规划"精品农业区、娱乐休闲区、山间别墅区、植物花卉景观区"四大区,努力打造全县“精品油茶庄园”目标。并利用现有的规模油茶林,发展“湘黄鸡”产业,最大限度的发挥油茶林的生态优势,助推群众增收(文/肖勇勤廖健妤周文智)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