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祁东县积极凝聚社会正能量,构建产收销“一条龙”新模式,大力实施消费扶贫,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和产业持续发展。
培育基地,产出有“门”。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带动”的思路,将县农业发展公司明确为全县消费扶贫的销售平台,依托县域内特色农业产业资源,积极培育红薯、黄花菜、优质稻等种植基地,采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销新模式,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仅2019年和2020年,共计流转土地10.3万亩,种植红薯2.5万亩,黄花菜3万亩,优质稻4万亩,其他作物0.8万亩,实现农产品统购统销,创利润高达2000余万元,带动全县近2万户贫困户增收,人平增收约650元。
精准对接,收之有“道”。“消费扶贫让我们贫困户的农副产品不愁销,都是工作队上门来收购的,价格比我自己去卖还高。”一位消费扶贫的受益贫困户如是说。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农副产品滞销,为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实现供需对接,真正提升贫困户脱贫质量,祁东县农业发展公司上门了解各村农业合作社及贫困户农副产品生产情况,建立专门扶贫农副产品数据库。同时,按照全县消费扶贫工作要求,积极加强对县直各单位食堂、节日农副产品采购信息的收集,及时与扶贫农副产品数据库实行信息互通,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全县共收购38个贫困村2606户贫困户的黄花菜、蔬菜、红薯、鸡、鸭、蛋、糍粑等农副产品20余种,收购金额356万元,切实为贫困户解决了销售难问题。
多种运营,销之有“路”。全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扭转“贫困户卖不出,消费者买不到”的局面。线下,创建祁甄农副产品实体店,主要销售种植基地、贫困户以及合作社生产的农副产品;在县城繁华商业区新建面积达800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元的消费扶贫实体店超市和长沙消费扶贫生活馆,即将投入运营,届时更多的农副产品将进驻,销量也将大大提高。线上,搭建“大祁惠”app平台,与线下实体店实现无缝衔接、资源互通,贫困户和合作社既可以把农副产品卖给公司,公司在实体店出售,也可以在“大祁惠”app上自行上架商品,设置优惠活动,享受线上流量。同时,商家也可以进行直播带货。
消费扶贫是一种“造血式”、可持续的扶贫方式,实现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从根源上解决长远生计和持续发展。祁东县通过不断完善“产收销”产业链,构建“一条龙”服务,有效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劲头,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将带领贫困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迈入小康大道。(文/周卒子 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