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常宁市:绿色发展夯实瑶乡脱贫之路

发布时间:2020-09-04文档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办网站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属“少、弱、边、散、穷”高寒山区,衡阳市深度贫困地区,素有“衡阳的西藏、常宁的湘西”之称全乡辖9个行政村全部是贫困村,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27.25%。近年来,该乡以最强执行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以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了生态好、家园美、百姓富的发展愿望全乡10个贫困村全部甩掉穷帽子,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该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示范乡”“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强镇”“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佳示范乡镇”“衡阳市脱贫攻坚优秀乡镇”

做实精准扶贫基础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方略一是核准贫困基数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经过几次摸底核实,严格按贫困户识贫标准和进出程序操作,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3户2344人,其中有劳动能力1258人,在校学生588人,残疾人101人,大病及长期慢性病人493人根据省扶贫办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的通知要求,驻村工作队干部、包村乡干部、村两委干部及帮扶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坚持实事求是和分户甄别、分类处理原则,做到应进尽进,确保无漏评、错评和错退。二是形成帮扶合力对每村都做到了联村县领导、帮扶后盾单位、驻村工作队、包村乡干部、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等“七个全覆盖”,使其目标任务明确,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驻狮园村工作队的扶贫经验作为优秀案例,被编入湖南省《精准扶贫100例》。三是实施精准帮扶乡出台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实施方案,各村均制定了脱贫攻坚年计划及3年行动方案因户施策因人施计,落实精准帮扶。全乡落实产业扶贫及劳务就业418户808人,教育助学455人(贫困学生不落1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18户391人,完成危房改造76户,纳入低保106户208人,所有贫困户均享受产业委托帮扶,均免费参加扶贫特惠保

做优瑶乡基础设施水利方面,在东江、塔山、敖头等村设立取水点保护标志,实施水源地保护,被列入生态环境部“南部山地水源涵养重点生态功能区”;完成全乡11个村贫困户安全饮水工程,全乡所有贫困乡亲喝上安全清洁放心水;落实河长制,打造瑶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景乡村电网方面,完成11个村电网扩容提质改造,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公路方面,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90%以上的组级公路硬化;正式获批国道234、省道347从塔山过境,实现过境线路布局从优,瑶乡受益最大化;2018年完成天堂山登山入口处至风车口6.63公里道路油化,完成板角至东江村路段提质改造通讯方面,建成应急广播信息平台,实现村村通广播;增设部分移动机站,实现移动信号覆盖全乡人口集中居住区;启动电信宽带工程,各村都架通了电信光缆其他方面,通过农业开发、国土整治项目,对狮园、敖头、板角、阳山等村境内水、路、沟、渠进行高标准建设;通过棚改项目,狮园村湘南民居风格村庄改造全部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做强脱贫致富产业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全乡28家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就业以及委托帮扶等方式对653户贫困户进行多种形式联接,贫困户增收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在巩固发展现代林业和林下经济的同时,一是发展有机茶业新辟有机茶园1.5万亩,复垦和改造老茶园8000亩,今年,全乡产茶75万斤,创产值过亿元,带动1120多名群众就业,群众务工收入330多万元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出台旅游专项规划,全新打造“天堂山、东江峡谷、盐茶古道、瑶俗风情”等旅游亮点,建成西江天堂、阳山福塔2个瑶寨,有大型接待中心3个,先后扶持贫困户创办旅游商店8家、农家土菜馆35家、土特产销售点5个今年已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300多名贫困户就业,全乡旅游收入近1500万元。三是发展特色种养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为基础,辐射带动群众发展高山有机茶业、超级优质稻、药材、水果、红豆杉种植和竹鼠、娃娃鱼、土猪、黄牛、肉兔养殖今年蒲竹5户贫困户种植的30多亩杨梅大丰收,5000多公斤杨梅在树上就被游客抢购一空,野生猕猴桃产品也是供不应求。塔山村贫困户黄松发2017年领到5只羊种,现存栏83头,年收入5万多元种养业的发展,拓宽了贫困群众致富渠道。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