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南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驻村管理方法,突出“兵力、战力、动力、活力”四力驱动,严管加厚爱,激励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促进驻村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帮扶力量,实现“兵力”全面覆盖
按照“尽锐出战”原则,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攻坚势头不减,进一步强化帮扶工作力量,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全县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289个,从县直机关选派90名年轻干部增强联帮驻村工作队力量,并采取驻村帮扶工作队“1+x”联帮责任制,实现了40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村(社区)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全覆盖。创新推行驻村帮扶指导员制度,对没有科级干部的工作队,从派出单位班子成员或科级实职干部选派256名指导员,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领导,实现了指导全覆盖。市县选派201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贫困村担任科技特派员,加强科技服务助推脱贫攻坚全覆盖。组织万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了村村有帮扶单位、户户有帮扶人“两个全覆盖”,搭建了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的重要“管道”。
突出业务培训,确保“战力”持续飙升
推行驻村帮扶工作月例会制度,采取专题讨论、现场交流等方式,加强驻村工作任务调度和业务指导。结合驻村工作队月例会制度,组织工作队员深入开展政策再学习、村情再了解、民情再熟悉、贫情再研判,定期开展组织大走访活动,推动问题整改见底清零,并通过建立“互观互学”工作机制,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横向经验学习交流。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月例会115次,开展驻村干部培训92批次,“互观互学”23次,进一步解决了脱贫攻坚收官战“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不断增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抓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管理考核,提升“动力”压紧责任
实行“日考勤、旬通报、月排位”日常管理考核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暗访检查、常态化督查等方式对驻村帮扶干部在岗、工作进度等情况进行监督,对工作成效好的进行表扬,对发现不在岗、不履职、不尽责或者工作滞后的工作队员,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落实。开展后盾单位驻村帮扶与结对帮扶“回头看”工作,进一步推动后盾单位落实后勤保障责任。今年以来,全县已经下发“驻村动态”简报5期,通报8期,约谈提醒驻村帮扶工作相关责任人34名。
创新工作举措,激发“活力”促帮扶实效
出台《衡南县2020年驻村帮扶重点任务清单》、《关于决战脱贫攻坚强化驻村帮扶工作的13条工作措施》等文件,明确全年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强化细化量化工作措施,动员和督促各驻村帮扶工作队,投身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场”,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工作队通过抓住持续稳定增收这个核心,围绕发展特色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旅游、加工服务等方面,帮助贫困村建立了一批合作社,创办了一批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合作模式,将扶贫项目和资金到户转变为资本和权益到户,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从企业获收益得收成,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通过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召开屋场恳谈会,现场回应贫困户、困难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想,真正实现了“党聚民心,民感党恩”。2019年,全县因脱贫攻坚工作县级信访、进京赴省到市信访数量,分别同比下降14.75%、38.69%;脱贫攻坚群众满意度同比提高13.26%。(衡南县扶贫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