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 

煤老板变身“种粮大户”

发布时间:2017-04-07文档来源:耒阳市农业局

 

  3月下旬,大地回暖,春播在即。  

  曹利古在一片水田前驻足凝望,心里盘算着,今年要大面积改种再生稻。  

  这是他“弃煤种田”的第4年,承包的稻田面积达到5000余亩。曾经的煤老板,如今变成了“种粮大户”。  

  曹利古是耒阳市新市镇高炉村人。20岁那年,第一次与煤炭打上交道。他与别人合伙承包了邻村一个小煤窑。此后,他一度成为6家煤矿的股东和矿长。到2010年,在煤矿打拼多年的曹利古赚了近2000万元。  

  小煤窑开采带来了滚雪球般的财富,但安全事故也如影随形。  

  2011年4月20日,耒阳龙云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井下5人死亡。曹利古作为法人代表、大股东兼矿长,无法回避事故责任。最后,曹利古虽被司法机关确定“有罪不诉”,但5个生命的消逝令他很是不安。  

  那一年,龙云煤矿被关停,他从此淡出煤炭“江湖”。随着全国煤炭行业持续整顿,耒阳市的煤矿从2010年的158家关闭到现在的44家。“如此看来,我及早退出小煤矿是正确的选择。”曹利古说。  

  曹利古退出煤炭产业时,正好耒阳一些耕地撂荒。  

  2014年,他外出学习规模化种田经验,回来后便风风火火地干开了。与家乡村民签订稻田租赁协议。当年还投入近500万元,买来28台农业机械。  

  曹利古一直自称“老农民”。可他没想到,回归农村并没想象中那么“简单”。资金、管理和销售,都是这个“老农民”必须直面的难题。  

  曹利古豁出去了,他用家里所有的房屋、商业铺面到银行抵押贷款,但资金还是不够。  

  在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帮助下,曹利古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权评估,拿到了由耒阳融兴村镇银行发放的200万元贷款,这也是该行发放的第一笔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  

  总结这几年种田的经验和教训,今年,曹利古决定不再扩大种植规模,而是下大力气对现有面积实施精细化管理。 从2015年起,曹利古还改变了薪酬方式。他与20余名管理人员签订协议,双方根据效益按比例分成,责任同担,利益共享。他还积极转变产品“买卖”观念,将再生稻的优质米精心包装,申请注册商标,并将产品销售交给专门的营销公司。  

  对于种田“钱”景,曹利古十分乐观,他觉得“黎明”就在前面。他谋划着到长沙等地开直销店,销售自己生产的大米、菜籽油、牛肉、土鸡蛋、不施农药化肥的蔬菜……(肖功勋)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