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13文档来源:常宁市农业局
7月12日,省农业委党组成员、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一行在衡阳市委农办主任、衡阳市农业委主任汪维的陪同下莅临常宁市督查粮食生产和防汛救灾工作,常宁市市长李涛,市委副书记邹锟,副市长郭松青等陪同督查。 督查组一行视察了三角塘镇江南村粮食高产示范片、罗桥镇湖波洞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片和防汛救灾补种改种示范基地,实地察看灾情,会商灾后影响,指导防汛补损和粮食生产。 在随后召开的汇报会上,副市长郭松青向督查组简要汇报了常宁防汛救灾和粮食生产情况。今年以来常宁遭遇3月20日暴雨冰雹、4月中旬和6月中旬暴雨等强对流极端天气袭击,特别是“6.11”、“6.14”两场特大暴雨,给该市造成了重大损失。截止到6月30日,全市水稻、油菜、蔬菜、烟叶等农作物灾损面积53.3万亩,其中成灾11.7万亩,绝收2.3万亩,冲毁鱼塘448口,丢失鲜鱼20万公斤以上,农业经济损失达2.09亿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值守巡查,加强预测预警,科学防汛抗灾,积极开展救灾补损,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突出办点示范、发展新型规模种粮主体、推广绿色增产模式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抓好粮食生产,全市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18.7万亩,其中水稻种植106.5万亩(早稻50.5万亩,晚稻55万亩,一季稻1万亩),旱杂粮种植12.2万亩。全市水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积突破29万亩(早稻24万亩,晚稻5万亩),计划完成机育插秧面积31.3万亩,其中早稻已经完成机插秧15.1万亩。 王罗方对常宁市防汛救灾和粮食生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常宁市防汛救灾工作组织严密、措施得力、行动迅速、抗灾救灾卓有成效,及时恢复了灾后生产,做到了大灾过后不显灾;常宁市抓粮食生产,行政推动力度持续加大,责任落实到位,财政投入较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猛,以优质稻为主的粮食产业新格局形成,水稻机插取得重大突破,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来势较好。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要全面总结防汛救灾工作,推介先进典型,深入做好救灾补损工作,全面恢复灾后生产;二要大力推广绿色增产模式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注重粮食加工、收储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质量、效益和商品率,保持农业大县、产粮大县的优势特色;三要探索创新,突破瓶颈,积极作为,做好“三农”工作。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a>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