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 

2020年衡阳脱贫攻坚简报(第4期)

发布时间:2020-04-10文档来源:衡阳市扶贫办

 

切实强化三落实,下好回头看先手棋

——市(县、市、区)抓实抓细“回头看”的主要做法

为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衡阳市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帮扶贫困户返岗就业、推动项目复工复产和促进消费扶贫的同时,紧紧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和“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要求,于2月24日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强化“三落实”、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强化“三落实”专项行动,全面推动问题清零实现早部署、早排查、早整改,该行动与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部署的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高度契合,下好了“回头看”的“先手棋”。前一阶段,各地涌现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市脱贫攻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参考借鉴。

衡南县:建立“四个机制”,积极开展“五查”。衡南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最新会议精神,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融入方案。一方面,着力建立“四个机制”一是成立乡镇一线指挥部。参考疫情防控成功做法,成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由联乡镇县级领导任政委,乡镇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二是优化充实扶贫力量。增派90支驻村工作队对贫困人口100人以下的非贫困村联系帮扶,实现401个有脱贫任务村驻村帮扶全覆盖。调整不适宜和不胜任驻村帮扶工作队员58名从县直机关选派90名优秀干部赴脱贫攻坚一线。三是自加压力“挂牌督战”。将边缘户、监测户数量排名全县前5的乡镇作为“挂牌督战乡镇”;将贫困人口在300人以上的12个行政村和未脱贫人口在20人以上的6个行政村,作为“挂牌督战村”;将贫困人口超过200人的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作为“挂牌督战点”。四是强化资金要素保障。为统筹解决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不均衡发展的问题,衡南县从中央、省、市、县四级整合资金8000万元,用于全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力争每个村安排不低于20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五查”。即村自查、乡镇排查、督导组驻点督查、行业部门下沉核查、督导组交叉检查,通过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的攻坚责任,开展多层次实地核查,坚决做到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确保整改落实取得实效。

衡阳县: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狠抓“三落实”。衡阳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回头看”领导小组,根据省里的脱贫攻坚“回头看”和市里的强化“三落实”专项行动工作任务,建立了“一月一清单、一月一汇总、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有效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一是实行工作任务“一月一清单”。每月结合各方反馈的情况,形成工作任务清单,月初统一推送给联点包乡县级领导、乡镇、行业部门和后盾单位。二是实行问题清单“一月一汇总”。对照省指标体系,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将问题梳理,每月将问题清单和整改任务清单推送给各乡镇,做到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三是实行督查结果“一月一通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月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督查,督查结果按月通报、限期整改,并将“回头看”工作纳入县级脱贫攻坚考核和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范围。

衡山县:采取“六看、六问、六查”,做到不落一人、不漏一项。衡山县明确了“由联点县级领导挂帅、乡镇书记负总责,县行业部门把关,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责任人具体落实”的责任机制,确保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面深入开展问题排查整改,采取“六看、六问、六查”的方法,逐户上门、逐项核实,将情况摸清查细,做到不落一人、不漏一项,确保无死角无盲区;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既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措施,也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截至目前,全县初步汇总排查问题1406个,正在抓紧核实,建立台账。灵活运用作风督查、业务督查、常态化督查,将压力传导到各层级、各方面、全过程,倒逼责任压实、工作落实、成果夯实。

衡东县:立足“定目标、防风险、提质量”,做好“三个结合一个全面”。

衡东县立足“定目标、防风险、提质量”,抓早抓实抓主动,有力推进了全年各项攻坚任务。一是高频调度定目标。先后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行业部门调度会、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明确收官之年总体目标和27条具体措施。二是多措并举防风险。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重点排查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产业发展、扶贫产品销售、小额信贷风险等情况,采取线上就业培训、网络招聘、开展复工复产服务、“点对点”送员返岗、落实复工稳岗扶持政策、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办理贷款延期等方式,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贫困群众的影响。目前,全县119家扶贫经济组织复工率达90%以上。三是周密组织提质量。目前,全县已完成县乡村三级业务培训和入户摸排工作以及入户报表汇集,各乡镇正在开展对村(社区)上报问题的审核。接下来,即将开展县级审核和行业把关,待所有摸排上来的问题认定之后,4—5月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力争5月底前完成“问题清零”。

下阶段,衡东县将在前期入户摸底的工作成果基础上,扎实做好“三个结合一个全面”。一是结合乡镇核实,同步安排“乡镇内村际交叉排查”。以乡镇为主体,由乡镇“四个头”牵头组建若干支“乡镇内村际交叉排查”工作组,各组成员从乡镇蹲点包村干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中选派,交叉对各村“四类对象”逐户上门复核。二是结合行业把关,同步安排县级普查。结合县扶贫办审核和行业把关,抓好县级层面复核即普查工作。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常态化督查组、驻村办、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抽调50人,成立10支县级脱贫质量“回头看”督查指导工作组,由县直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指导组组长,对乡镇复核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并逐村逐户开展县级普查工作。三是结合脱贫质量“回头看”,扎实推进挂牌督战工作。我们将结合本次“回头看”工作,组建县级挂牌督战队,重点聚焦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较重、脱贫难度较大的乡镇和村(社区),问题数据较多的行业部门,规模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坚持以督促改,及时解决制约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的突出问题。四是全面推动整改落实。根据最终确认的问题整改责任清单,采取“一单四制”工作法,全面推动所有问题的整改和见效,实现“村村、户户、项项”达标过关。

祁东县:推行“周工作清单”制度,突出抓好“四个着重”。祁东县制定下发了《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全面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切实加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行了“脱贫攻坚周工作清单”制度,每周一将工作任务下发到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周五进行“结账”。按照要求组织开展摸排,建立了工作台账。

下一步,该县将围绕既定目标,突出抓好“四个着重”。一是着重压实攻坚责任。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推行“分级分类”负责工作制,压实县级领导、镇村干部、县直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等各类脱贫攻坚主体工作责任二是着重推进挂牌督战。对全县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较重、脱贫难度较大的33个村和规模较大的1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采取定点督战和巡回督战的方式开展挂牌督战。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带领32名县级领导牵头组成督战队,每月对挂牌督战开展不少于一次的督导建立督战台帐及时督促整改。三是着重加强问题整改。将全面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切实加强问题整改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向脱贫攻坚收官发起全面“总攻”抽调干部1500人,对全县25个乡镇(街道、管理处)组建督查指导组、县派“回头看”工作组和乡镇“回头看”工作组,开展拉网式全覆盖实地排查,狠抓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摸排整改,确保“户户过关”“人人过关”。四是着重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表彰宣传一批、提拔重用一批、约谈提醒一批,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加大常态化联点督查力度,继续采取“四不两直”暗访形式,重点督查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情况。

常宁市:坚持防疫、扶贫两手抓、两手硬,推动脱贫攻坚进入“快车道”。常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和各级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一是抓防疫保稳定。春节至今,常宁市驻村扶贫工作队543名工作队员、150余名市乡扶贫系统干部响应常宁市委、市政府号召,放弃春节休假,和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一起紧张地开展防控宣传、人员排查、卫生消杀等工作,确保了村区)安全稳定。二是帮助贫困户就业。常宁市加大与省内外用工企业联系对接力度,及时发布用工信息,有序引导贫困群众及早外出务工;充分利用近期高速免费政策,集中包车输转,定点接送,减少沿途传染风险。截至3月17日,该市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达13616人(其中县外11596人,县内2020人),占比88.6%。对因故不能外出的,妥善安置到乡村保洁员、森林防火员等公益性岗位就近就业。三是推进复工复产。该市有重点扶贫项目376个,目前已复工363个,占比96.5%;推进扶贫车间复产,该市29家扶贫车间均已复工复产,吸纳贫困劳动力近600人在家门口就业。四是促进消费扶贫。以最大力度推进消费扶贫,明确所有机关单位工会经费70%要用于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直接推动农产品消费5040万元以上,同时要求机关单位、学校食堂大力采购扶贫产品。目前,已通过多种途径销售滞销农产品上百万元。

耒阳市:紧盯“七类对象”,全面开展“会商会审”,“分类管理”推进“回头看”取得实效。耒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制定出台《耒阳市关于进一步强化三落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的几点提示》,进一步明确工作范围、排查方式、责任主体、人员抽调,精准有效指导各乡镇开展“回头看”工作。一是“会审会商”精准把握“回头看”问题短板。通过聚焦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创新推出“会审会商”工作机制,由各乡镇组织,以村为单位,采取面对面座谈的形式,对363个有脱贫任务的村、14580户43750人逐户逐人会审,进一步摸排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提升扶贫精准度和群众满意度,做到精准会商、精准施策。二是“分类管理”精准提高“回头看”整改实效。充分利用前期“会审会商”结果,紧盯“七类对象”(2014 年以来的已脱贫户、未脱贫户、边缘户及“四类对象”),结合“六看六问六查”逐户核实,全面查摆突出问题,建立“红橙绿”动态预警机制。结合监测预警级别,精准靶向帮扶。标识为红色代表脱贫存在困难及已产生明显致贫、返贫风险,主要“帮”为主。纳入重点监测对象,认真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全面分析原因,着力补齐短板,提出帮扶建议,有针对性地抓好各项扶贫政策和巩固提升措施落实;标识为橙色代表有致贫风险、返贫风险的,主要“扶”为主。纳入动态监测对象,认真分析原因,因户施策,继续加大帮扶力度。标识为绿色代表能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的,主要“引”为主。重点在扶志、扶智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加强技能、创业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在持续“输血”的同时着力提高“造血”功能。对摸排“3+1”保障问题,由相关行业扶贫部门倒排工期扎实整改,坚决在6月底前确保未脱贫对象基本达到脱贫条件。对其他类问题,分类施策,按照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限期整改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整改,确保省市验收前全部清零见底。




报:群策书记、朱健市长、廖健副书记、泽友书记、绪阳部长、张霞部长、明星副主任、龙金副市长、汪维副主席,省扶贫办、市委办、市政府办      

发: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管领导、扶贫办;市直各相关单位

100



责任编辑:市扶贫办综合科  E-mail:hysfpb2@126.com    电话:0734-8846700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