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5文档来源:衡阳市扶贫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在扶贫脱贫的过程中,“智”和“志”是内力、内因,只有真正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力和内因,才能形成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为此,耒阳市始终将学生资助工作摆在教育扶贫工作首位。2018年,该市为落实国家资助项目共发放资金4660.14万元,资助学生10.88万人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54986人次提供免费教科书,共计金额1934.34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015人,发放贷款金额835.78万元。精准资助,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创建“一键式”扶贫的初衷,就是“精准”。衡东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曹晓晖介绍,“一键式”扶贫为该中心在2017年自主研发的一套Excel数据录入模板,即“学生信息匹配宏”。如今,该模板升级为教育扶贫数据库管理软件系统,系统设有三级用户,县教育扶贫办、乡镇管理用户、学校上报用户,实现了“一键式”报送、“一键式”查询、“一键式”管理。 现在,全县376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5666名建档立卡等7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该系统里都能找到。能享受到哪些扶贫政策,可免多少项资金……42项信息分类列条,一目了然。全县158所中小学校,“一键式”扶贫,可以精准到每一个贫困学生,每一项扶贫政策。 教育扶贫数据库系统分类列条,把全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划分成“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七大类,各类学生情况不同,可享受县级专项扶贫资金、免学费、高中助学金、中职“雨露计划”、社会资助等不同帮扶政策。 “现在我们的系统还在不断地完善,使其效率更快、错误率更低。”曹晓晖介绍,该系统也成为了周边各县市区借鉴学习的模板,全市教育扶贫已变得更加精准与全面。“一对一”,让帮扶更有温度 在耒阳市教育扶贫系统里,每个学生都有“一对一”的帮扶教师。学生就读学校、学段、家庭住址、帮扶教师、联系方式等清晰明了,如果发生帮扶资金、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就能轻松找到责任人。同时,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进行2次家访,对贫困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每月必须进行一次以上的心理疏导,并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班主任就是我的帮扶老师,她平时很关心我,在我感冒的时候,会给我拿感冒药,还常常带水果给我吃,就像我的妈妈一样。”耒阳市实验中学初二学生谷小雪(化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告诉记者,她的“一对一”帮扶老师不仅常去她家,和她的父母交流其学习情况,在班上也很关心她,“我以后也要成为一个像老师那么好的人,当医生,为社会服务!” 现在,对学生进行走访、家访、辅导,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师生沟通,成了许多老师周末的打开方式,全县160所中小学校4600余名干部教师都参与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走访。(王倩文张欢)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a>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