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衡阳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以实施脱贫攻坚“大清查大整改大提升”专项行动(简称“三大行动”)为主线,进一步摸清工作底数,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
以工作创新为动力,助推“大清查”看得清、摸得准、全覆盖
衡阳市委市政府于3月4日下发《“三大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该市5月份再次部署安排“三大行动”专项工作。“三大行动”以大清查为基础,全面排查影响脱贫攻坚质量的突出问题。
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带头示范。在“三大行动”大清查阶段,衡阳市委书记、市长及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率先垂范,进村入户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家走访慰问,摸排问题,查清实情,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及时交办。市委书记郑建新于6月4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耒阳市永济镇永济社区贫困户伍昭阳及伍付生家,与贫困户拉家常,详细了解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情况、身体状况、就学情况,鼓励他们增强信心,自力更生,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早日过上幸福生活。在郑建新书记的的带领下,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先后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家开展“大清查”。
实行“拉网式”核查。该市把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四类人员”(低保户、重残户、重病户及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列入“大清查”入户摸底对象,与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并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保障对象,全面核查影响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基本医疗、义务教育等核心指标,做到村村过关、户户过关、人人过关,项项过筛。
以“三落实”为重点,确保“大整改”措施实、改彻底、可持续
该市在推进“三大行动”专项工作过程中,把大清查摸排出来的问题分门别类,具体问题具体研究,聚焦突出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特别是对于非普遍个案问题和问题集中的普遍性问题,创新工作方式,突破政策障碍,全面落实影响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的整改措施。
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问题。为夯实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四类人员”住房安全保障,该市在发挥危房改造政策最大作用的同时,还创新机制,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住房安全保障问题。盘活“旧村部”“老学校”等闲置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既破解了资金短缺瓶颈,又壮大了乡村集体资产,还通过修缮美化亮化了乡村环境。该市常宁市柏坊镇在开展“三大行动”清查中,发现鲤鱼村部分住房无保障的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四类人员”改建或新建房屋存在自身配套资金不足,依靠单户危房改造政策补贴资金有缺口,容易造成安居保障问题久拖不决情况。该镇将已经废弃的鲤鱼小学修缮改造成厨房、卧室、客厅,圆了25户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四类人员”的安居梦。
以巩固脱贫为抓手,实现“大提升”保底线、出经验、促满意
该市实施“三大行动”以来,通过帮扶责任人与困难群体交心通气,宣传和落实相关扶贫政策,摸排和解决实际困难,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呈现“两降两升”大好局面。截止到目前,该市已排查出各类问题是29851个,到目前为止已基本整改到位了。
衡阳市以“三大行动”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精神,较好地推进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