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8中央一号文件(3)农民富口袋 更要富精神

发布时间:2018-02-07文档来源:衡阳广电网

 

 

  作者:袁野   摄像记者:   特约记者:

  【导语】

  2018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让农民富了口袋的同时,也富精神。

  【PPT】

  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强化道德和行为准则,推动农村文明进步。

  【同期声】

  石鼓区角山乡三星村马头山组村民 刘五湖

  以前的话,可能为了一块地,占多占少就起冲突,现在大家对这些都不会那么计较了//现在精神方面比以前还是有提高了,素质高了。

  【同期声】

  石鼓区角山乡三星村党总支书记 李焕涛

  现在有创新的(理论来)富脑袋//主要是让村民有个好的居住的环境,有这个生态文明,包括卫生、绿化,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地方)感觉,感觉居住在城市。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精神面貌,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

  【PPT】

  中华五千年的农业文明,蕴含着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风习俗。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