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 塔山瑶乡:生态茶园做响绿色产业

发布时间:2017-07-16文档来源:衡阳广电网

 

 

 

  作者:方华冬 郭弈   摄像记者:   特约记者:

  

  【导语】

  常宁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近年来,塔山瑶族乡紧扣“国家级常宁有机茶核心产区”目标,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来抓,引进企业扩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优质茶园基地,倾力发展农民集体经济,奏响了脱贫攻坚“交响曲”。

  【正文】

  塔山瑶族乡地处高寒山区,全乡贫困率高达27%,11个村中有10个是贫困村。2013年7月,彭小冬调任乡党委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塔山瑶族乡采取村创办生态农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有机茶业,新辟有机茶园1.5万亩,复垦和改造老茶园8000亩,年创产值近亿元,带动全乡1120多名群众就业,全乡贫困率降至7%,4个贫困村实现摘帽。

  【同期声】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党委书记 彭小冬

  做优品质主要是围绕生态有机富锌富硒,高山云雾、宋代贡品这些特点;做响营销品牌,这些年我们通过参加国际性的、还有国家级的、乃至省里面的茶博会。

  【正文】

  柏长青是塔山瑶族乡的茶叶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靠务农来维持家庭生计,生活过得十分艰辛。2014年,在乡党委的支持下,自己开始种植茶叶,每年在茶叶收获季节将好茶卖给一些订购商,家中又多了些收入,慢慢的就实现了脱贫。

  【同期声】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茶叶种植大户 柏长青

  现在我家里有10多亩地,平均每一年每一亩地的话有几千块钱,到现在的话我有几万块钱的收入了

  【正文】

  4年来,彭小冬提出生态至上的理念不仅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特色种养和旅游两大“绿色”产业的兴旺,生态旅游已成为塔山瑶族乡的拳头产业,一系列旅游专项规划也随之出炉,全新打造“天堂山、西江漂流、东江峡谷、盐茶古道、瑶俗风情”等旅游亮点,建成西江天堂、阳山福塔2个瑶寨,先后扶持贫困群众创办旅游商店8家、农家土菜馆35家、土特产销售点5个、完善大型接待中心3个,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促进300多名贫困户就业。

  【同期声】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西江村村民 高少银  

  我们西江村的老百姓办起农家乐,开些小店子,给农民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

  【尾导语】

  一山茶园,飘荡一缕清香;一条西江,演绎一段风情。塔山瑶族乡正积极拓宽致富渠道,初步形成茶叶开发、生态旅游、特色种养“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闯出了一条“产业富乡”的崛起之路。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