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甜田 摄像记者: 特约记者:
【导语】
扶贫要变输血为造血,而造血的核心是要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创收来源和机制。在省级贫困村——衡南县鸡笼镇日光村,衡阳市烟草局驻村扶贫队打破了这里村集体经济的“零记录”,实实在在地为村子的发展“造血”。
【正文】
衡南县鸡笼镇日光村多年来没有村集体经济,2014年,市烟草局扶贫队进驻后,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打破这个尴尬的“记录”。
【同期声】衡阳市烟草局驻日光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陈巧明
我们也考虑过要种这个莲藕,无花果,种油茶树,还有种这个烟叶,都做过前期好多次的调研考察,但是这些项目,不是这个原因,就是那个原因,最终没有搞成。
【正文】
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市烟草局扶贫工作队更倾向于在村里种植烟叶,但由于近年来田地都使用过含有二氯硅淋酸成分的除草剂,不符合烟叶种植技术规定,因此这一想法不得不放弃。在地里面找不到出路,扶贫队又把眼光转移到山上,经过多方考察,工作队成功地引进了绿桐树。绿桐树的生产周期快,5年就可以成材,因为木质结实轻便的特点,用途很广,经济价值也较高。工作队前期准备帮扶日光村种下200亩绿桐树,每亩投资6千元,5年后就可以实现每亩28000元的回报。
【同期声】衡阳市烟草局驻日光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陈巧明
到了明年,这个树长得好,老百姓村民他会自发地来种。
【正文】
市烟草局驻日光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巧明表示,绿桐树苗只要一次性投入,就可以实现12次木材出产,日光村50年内的村集体经济便有了稳定的保障。成功打造了村集体经济雏形,终于让日光村有了点“家底”,这时陈巧明又开始构想打造公共福利体系。他们帮扶村里投资100万元,兴建1000平米的老年住宅楼,让敬老院的老人们都搬入了新家。
【同期声】衡南县鸡笼镇日光村五保户 欧召解
以前厕所在那边,这是后面搞的,这厕所在房间里面。
【同期声】衡南县鸡笼镇日光村村委会主任 张小清
生活方面,特别配置了炊事员,让他们三餐,都能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正文】
与此同时,市烟草局驻日光村扶贫工作队加大对无劳动力贫困户的扶贫力度,精准施策,通过政策兜底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先后帮扶日光村42户贫困户脱贫,今年预计帮扶脱贫31户。
【同期声】衡阳市烟草局驻日光村扶贫队队长 陈巧明
一户一个对策,一户一个措施,有病的治病,有的家庭,孩子读书,这个比较困难,就在读书方面,给予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