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专栏 > 行政执法公示 > 事前公开 >
发布时间:2017-07-21文档来源:常宁市农业局
6月29日早上6时许,天刚亮,空中飘着绵绵细雨。常宁市春艳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艺儒披着雨衣,来到柏坊镇红泥村第四组早稻田里,察看被洪水淹没的水稻田损失情况。 “从6月25日晚到今天,连下大雨,我担心稻田被淹。”今年23岁的王艺儒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29日上午,雨越下越大。王艺儒的衣裤全部被雨水淋湿,他全然不顾,带着两名村民,每人扛着30公斤重的砂包堵塞已被洪水冲垮的田间水渠决口。正在田间劳作的红泥村党支部书记阳小毛说,小王作为“90后”,从前细皮嫩肉的,这两年风里来雨里去,从头到脚晒得黝黑,活脱脱是个农民了。 王艺儒告诉记者,他家住常宁市宜阳办事处新建村,2015年6月毕业于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专业,被贵州黎阳一家公司聘用。但在公司工作仅一个月,便辞职回到了家乡。“我看到家乡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太多,很多田土抛荒了,感到很可惜。”王艺儒说。 2015年7月,王艺儒组织柏坊镇红泥村130多村民,成立春艳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出任理事长。当年,先后流转租赁了柏坊、宜潭、三角塘、官岭等4个乡镇7个村的3800多亩土地。去年3月,又对柏坊、宜潭、三角塘等3个乡镇4个村已抛荒的400多亩土地进行垦复,全部种上杂交水稻。去年9月,粮食获得丰收,亩产达450公斤以上,获纯利15万元。 “合作社有600多亩稻田在柏坊镇夏柏村,个别村民有排斥外面人的思想。”王艺儒说,去年春播、秋收季节,个别村民不讲道理站在机耕道中央,阻止合作社农机具下田。王艺儒不惊不恼,和风细雨与村民协商,当场拍板出资扩宽、养护机耕道,赢得了当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目前,公司在柏坊镇红泥村流转稻田670亩,靠近山区的田间水渠已荒废多年。”王艺儒说,他雇佣当地村民对荒废的水渠进行清淤、维修,历时一个多月,解决了水田灌溉问题。 “目前年轻人外出务工,在家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王艺儒说,为了提高老人、妇女的收入,目前合作社聘用了近100名村民进行田间管理,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左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两年,王艺儒先后被衡阳市、常宁市政府评为“优秀种粮大户”。(吕小宝、刘明启、郭华)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a>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