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专栏 > 行政执法公示 > 事前公开 >
发布时间:2016-10-18文档来源:衡阳日报
都说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衡阳县渣江镇唐福村的种田大户段芝恒对这句话就深有感触。虽然种植稻谷多年,但区别于别的种田户,他尝试以不施肥、减少施肥、施特色肥等多种方式开展种稻试验,并将试验稻谷送去专业部门做营养检测。 今年,段芝恒的晚稻种植面积达到了600亩以上,其中有5亩以上是他划出来的“试验田”,用于新型肥料的试种。采访当天,来自全省各地的200余种植大户聚集于唐福村,纷纷观摩考察着试验田里的晚稻。记者发现,试验田里的水稻主干粗壮,颗粒饱满,谷穗被压弯了腰,一派丰收景象。段芝恒向记者介绍,从父辈开始,自家就是当地的种田户,尤其是近几年,自己辞去了广东的工作, 借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回到家乡流转土地600余亩专门干起了父辈的老本行——种田。 对于段芝恒来说,目标不仅是种田,更是要种好田,种出既收成高、又营养全面的稻谷。几年前,他开始尝试划出“试验田”,不施肥,结果稻谷不仅产量没上来,颗粒也不饱满。后来,父辈们建议他加大化肥的使用,以此来提高产量。段芝恒心里明白,加大化肥使用不仅成本高,而且对土壤的破坏也会加重,这不等于砸了自己的“饭碗”吗?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稻谷新品种、新型生态肥,但几年下来都不尽如人意。 在朋友的推荐下,今年,段芝恒在晚稻种植田实验一种新型肥料,令他惊喜的是,稻谷产量竟然高出近一倍。他告诉记者,过去一亩田要用复合肥100斤、尿素40斤,在新型产品的配合使用下,传统化肥减半使用,大大减低了化肥成本,而且产品可喜。当天,前来考察的种植大户纷纷向段芝恒“取经问路”,对于自己尝试的各种试种方法和成效, 他都一一分享经验。 稻谷的亩产量上来了,段芝恒更关注的是稻谷各项指标是否达标。目前,他专门把实验收获的稻谷送专业部门做营养检测,检测数据让他喜上眉梢。他表示,最希望的是自己的方法具有推广价值,能够造福更多的种粮户。(刘娴)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a>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